汉早已是深入人心,谋士投靠诸侯,或多或少心中存有大义,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手,将大汉中兴,名留青史,尤其是很多的士子,学习知识的时候更是被灌输了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可以说为了圣上,不惜一切,哪怕是死也不足惜,贾荣的作为,定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但而今的情况又是不同,汉帝死亡已经很久,而刘表也是在汉帝死后一段时间才登基称帝,虽然手中有玉玺,又是汉室宗亲,始终有些名不正,而且荆州乃四战之地,刘表不思进取,自然不会引得天下的谋士投靠,何况在刘表之后,又有刘备保持朝纲,让荆州变得更加的凄凉,世家之间的斗争,没有实力的士子,去到之后,最多只能获得一个闲职,没有任何的权柄,就算是胸中有万千沟壑,没有发挥的空间。
至于吸引谋士前来投靠,贾荣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心思,手下的人才足以应付,学堂之中出现的人才越来越多,一郡之首中多为学堂之学子,大多是出身贫瘠之家,懂得百姓的疾苦,在政期间,自然兢兢业业,所以才有了西凉军的繁荣昌盛局面,而且暗中隐藏的天罚,让所有的贪官污吏,不敢放肆。
总而言之,贾荣对整个西凉军治下的控制权指挥越来越强,称帝也就变得无可厚非,只会让手下的将士官员更加的忠心,其他诸侯面临的巨大难题,早在多少年前就被解决。
“春宵帐暖,怪不得君王不愿意早朝呢?”贾荣长叹道,感受着身上的痛楚,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能这样酒色过度。
“文和,雒阳的皇宫修缮如何?”贾荣问道,洛阳令王木一直是处理这件事,还有赵云配合,城内更是有着田丰这等大贤之士,足以将雒阳打造的铁板一块。
“启禀圣上,不会耽误今岁十月的登基大典。”贾诩回道,过不了多久贾荣就是帝王,而身为臣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凡事做到毕恭毕敬,不让别的臣子找到把柄,而今西凉军人才济济,贾诩可没有自大到仅凭自己一人就能左右西凉军。
明面上,贾荣是将权力放了出去,暗中的手段则是层出不穷,不说其他,暗杀天罚孤狼这三支队伍,平素都是不见踪迹的,而他们对于官员的掌控达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只要贾荣需要任何一名官员的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被传递上来,而且三支队伍接受贾荣的直接管辖,其余人没有权力干涉,可以说是西凉军特殊的存在。
“嗯,此事就有劳文和多多费心了,待本王登基称帝之后,你就是最大的功臣。”贾荣道。
“多谢圣上。”贾诩躬身一拜,贾荣的这句话,也就奠定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好了,文和,你我二人相识多年,不需要这些繁文缛节,以寻常朋友相见即可。”贾荣摆手道。
六四七章:甄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