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刘琮为帝的不在少数,主要是因为刘表在位的时候,多少的一些暗示,让许多大臣转而投靠刘琮,蔡瑁是刘琮的舅舅,一时间,也是水涨船高,有了许多大臣的支持,在荆州的地位,瞬间超过了蒯家。
蒯家在这次争夺中,并没有参与到任何一方,而是静观其变,不管是刘琮还是刘琦登基为帝,蒯家都会尽心尽力辅助,不过这样的墙头草,却是不会让新的圣上喜爱。
手中有军权,而且长子刘琦也被刘表封为江夏太守,和黄祖同守江夏之地,还没有回来见到刘表最后一面。
蔡瑁手中有兵权,朝中又有官员的支持,在刘表驾崩的第三日,就辅助刘琮登基为帝,此时刘琦正在赶回襄阳的路上。
年幼的刘琮登基为帝之后,什么都不知道,只好有蔡瑁辅助朝政,蔡皇后也开始了垂帘听政,干涉朝纲。
刘琦回到襄阳之后,看守宫门的士兵将其拦住,不管说的是声泪俱下还是怎么地,始终不能进入皇宫。
在宫外嚎啕大哭一场之后,不能见到刘表的遗体,出城赶往江陵。
见到刘备,刘琦是一番大哭,将自己在襄阳的遭遇一五一十的道来。
诸葛亮微微点头,知道是时机来了,襄阳此时的防备应该是最松懈的,只要和守门的将领取得联系,稍微努力之下,就能入主荆州。
既然已经决定了,刘备也就不再犹豫,一面答应刘琦,一面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为刘琦正名,不管怎么说,刘琦都是刘表的长子,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圣上之位也应该有他来担任。
荆州的守门将领见刘备带领百余人前来吊唁,不疑有他,立即放进,主要是这些日子,荆州官员前来吊唁的实在是太多了,而蔡瑁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守门将领人微言轻,总不能得罪人家官员吧,现在将人家放进去,多少能够混个脸熟,以后求人家办事也好开口。
刚刚进城,刘备手中的一名骑兵就将守门将领控制了起来,在外人看来,就好像守门将领在和刘备谈天叙旧一般。
半个时辰之后,隆隆的马蹄声传来,整天蔽日的旌旗,让城中百姓惊讶之余,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有了守门将领的配合,刘备的大军轻易进入了襄阳。
入主襄阳之后,刘备立即为长子刘琦正名,立刘琦为帝,带领兵马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此时襄阳的守军也全部被刘备缴械,六座城门的守将也是刘备军中之人,城中全部在掌控之中。
刘琮只是一个孩子,如何面对过这样的情况,小脸煞白的站在一旁。
蔡瑁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没想到刘备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打着这样的旗号,公然率领大军入主襄阳,明眼人都知道刘备打的是什么主意,就算是刘琦登基为帝,他也不可能将手中的兵权交出来,反倒会以荆州为依托,招兵买马,强大自己的实力。
一朝的疏忽,让一头猛虎闯进了襄阳,蔡瑁的心中可谓是百味陈杂。
“将蒯大人请进皇宫,要偷
六四二章:刘表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