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贾诩就是西凉军的第一军师,稳坐军中高位,但随着西凉军的日渐发展,手中的权力被逐渐的分化,这也是大势所趋,贾诩并没有意见,做事反而更加的小心翼翼,以免落人口实。
但在西凉军中向来是有功劳者居高位,不争的事实,贾诩若能够在西凉军取得益州之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地位将会更加的稳固,就是郭嘉等人也不能撼动的,除非他们的功劳比夺取一州之地,更加的显赫。
“文和,你跟随我多年,一直兢兢业业,虽然偶尔有疏漏的地方,也是人之常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多给后辈们一些机会,让年轻人也多多历练一番,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就算是你我有着雄心壮志,也不得不服老,等我们百年之后,你不想看到西凉军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吧。”贾荣喟然叹道。
贾诩拱手道:“主公深谋远虑,诩不如也,西凉军中后起之辈中,不凡优秀者,军中猛将数不胜数,治理地方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似一郡之首,以前在官员中很难挑选出来,但在学校不断为地方提供人才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有才华之士,这些人论学识或许不及中原的士子多矣,但是治理地方的经验确实十分丰厚,假以时日,皆是能够治理一州之地,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贾荣点头道:“全赖诸位相助,西凉军才能有如此局面。”
张松带着踌躇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在贾诩示好,贾荣接待的那段时间里,他差点就答应了下来,愿意为西凉军效命,但他却还想去其他诸侯那里观望一番,世家的原则就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张松亦是世家中人,贾荣的一些政策,对他有太多的不利之处,也曾出言试探过贾诩,发现这件事没有周转的余地之后,张松略微有些失望的同时,也坚定了去其他诸侯那里查探一番的心思,毕竟投靠一个新的主公,干系甚大,不说在天下人面前的名声如何,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切身的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兖州的曹操终于忍不住了,在和西凉军取得同盟关系之后,纠集十万兵马,向青州靠拢,十万兵马,聚集起来,对粮草物资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一旦没有成效,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曹军也休想动武。
面对西凉军,曹操没有胜算,和袁绍交战,却是十分的有把握,就像当年的刘备一样,还不是被曹操打的到处乱跑,至今还没有治地,只能屈居在刘表帐下,为刘表看家护院,说不定有哪个荆州的大臣看不过去,刘备就要被排挤了。
取得青州,是为了将袁绍的实力进一步削弱,这些年来,一直和曹军开战的无非就是冀州军,西凉军是不动则已,动如雷霆的那种,而冀州军就如同跗骨之蛆,甩都甩不掉,尤其是这次西凉军攻打雒阳时袁绍的举动,更加坚定了曹操占据青州的念头。
挥军十万,杀向青州,袁绍早就得到了消
六一二章:袁曹相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