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魏帝的出行,所有零星分散在各地的鞑子,全都集结在函谷关了,等着生擒魏帝,反攻江南。鞑子也觉得魏帝这次的回銮有些唐突,也可以说生硬,而且很可能别有用心,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队伍之中的魏帝是真的就行。所以这些日子的鞑子,排除的探子斥候数不胜数,御林军里落单儿的士兵,时有发生,这都是为了打探行进中的队伍里,到底有是不是真的皇上。
潜伏在金陵臣的各路探马也全部出动,汇总各方信息,得出的结论就是,队伍中的皇帝是真的。如果皇帝是真的,不管有什么阴谋和阳谋,这都值得鞑子孤注一掷,放手一搏,杀死或者活捉中原的皇帝,那将有划时代的意义。听说这个皇上特别看重的大皇子也同行了,还有他的皇后和宠妃等一干女人,这都没什么可估计,唯一的影响就是让他们袭击中原皇帝的决心更大了。
魏军的主力确实就在附近,但好像他们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军队来保护他们的皇上,大部分的军队还在漫山遍野的找他们的主力,他们会让这些魏军找到的,只是找到的时候,是他们和他们的皇帝在一起。
鞑子现在心里想的是,在江南他们有长江天险,但到了中原腹地,形式可就反过来了,他们有函谷关,那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魏帝想攻下来,想回归故里,那也是千难万难的事儿。
此时鞑子早已在函谷关摆开了阵势,憋足了劲儿,迎接魏帝的大驾光临。魏帝既然打着回銮,督战的旗号来的,当然魏军就要有所行动,起码样子要做出来。魏军加紧了攻打函谷关,从各个方向对函谷关进行合围,大有决一死战的迹象。在这里珍珠又见到了朝思暮想的齐誉了,只是身在大军之中的齐誉,是个浑身带着煞气,张口闭口都是军令的大元帅。就是魏帝来到军营都得谨言慎行,对于军务一概没有发言权,只有旁听旁观的权力——这已经很给面子了,不然连中军帐都不让进。
古书上都说你们一将功成万古枯,说的一点儿都不假,珍珠这次算是见识了,为了表明攻下函谷关的决心,为了让鞑子相信魏帝是铁了心要回京师,魏军每天进攻,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死去,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受伤,那些活生生人,前一刻还有说有笑,活蹦乱跳的在大家面前,下一刻就变成了一具血淋淋的面目全非凉冰冰的毫无生气的尸体。
珍珠这几天都尽量让自己呆在帐篷里,捂着耳朵,不去听不去看那些惨烈血腥的场面,鸵鸟似的把自己埋起来。这些血腥的进攻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可能鞑子也觉得魏军的进攻有些太猛烈了,虽然每次都挡住了魏军的攻势,但鞑子自己的损伤也很大,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魏军死十个,鞑子死一个,可就是这样
六百一十章 全都押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