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性问题。要求这一型即将编入一线步兵班、组的自动武器应使用与步枪一样的供弹具。也就是说机枪要使用步枪用5装的弹夹供弹。步兵就实现了供弹具通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药保障的方便性而且也简化了工厂生产特别是弹药包装方面的环节难怪在战争年代缴获的整箱日本6。5mm步枪弹都是把枪弹装在弹夹上(一个弹夹5)一同存放几乎从来没有散弹包装的而这样在战场上一开箱就能直接供步枪和轻机枪同时使用。
在当时强调步、机枪弹药通用的同时还强调步、机枪供弹具通用应该说是一个相当前的观念当然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观念。步、机枪同弹药、同供弹具打开一箱弹药步枪手可以直接使用机枪手也可以直接使用;战斗中可以把步枪手的枪弹收集起来供机枪使用;机枪坏了或为了节省弹药可以把剩下的枪弹分给步枪手使用。
机枪作为自动武器要能通用步枪这支非自动武器的5弹夹这就意味着这挺轻机枪必须实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其一必须具有一个能够承载和储放步枪5弹夹的平台;其二必须能够满足机枪自动射击的要求并能把步枪弹夹式供弹具上的枪弹连续不断地送入进弹位置。围绕军方的战技要求打造出日本的第一型制式轻机枪。
从“歪把子”的结构设计上看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一是力图最大限度地遵从并且创造性地实现军方对战技性能的要求;二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枪械原理。
在自动方式上“歪把子”采用了导气式工作原理其自动机组件的总体结构以及动作原理基本上是当时乃至当今世界各国机枪普遍采用的方式。
“歪把子”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轻机枪主要是在供弹方式上独树一帜。当然这也是“歪把子”最大的特色所在。对于使用5弹夹的非自动步枪来说其装、退弹的程序是在完全手动的情况下完成的:要自动地完成使用弹夹装填射的程序就必须解决自动地向枪内压弹和自动地把空弹夹排出来这两个关键性的技术而且这个过程还必须不断地重复以适应机枪连续射的要求。同时为了确保一定的火力持续性供弹装置必须一次放入数个装满5枪弹的弹夹而且又必须逐个弹夹压弹一一地进膛。这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既各自做功又密不可分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导致整个供弹系统出现故障。为了达到战技要求“歪把子”采用了一个能从上面装入6个弹夹(合计3o枪弹)、形状酷似“漏斗”的装弹机。在这个“漏斗”的前面装有一个带弹簧轴的压弹盖板当要向“漏斗”中装入枪弹时先向前上方扳开压弹盖板接着向“漏斗”中放入6个弹夹然后扳回压弹盖板使“漏斗”中的枪弹被盖板压住。这样一来既可确保枪弹不致从“漏斗”中掉落出来又可使枪弹稳固地保持在进弹位置上。接下来就该解决连续向枪内压弹的问题了。在这一个环节上应该说“歪把子”成功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了弹链供弹机枪的供弹原理。在“歪把子”的枪机框上开了一个斜向导槽“漏斗”底部的拨弹臂凸块置于斜向导槽之中。当拉动枪机(包括枪机在射击中前后往复运动)时拨弹臂凸块在枪机框斜向导槽的作用下随之做横向往复运动拨弹臂上的拨弹齿则将弹夹上的枪弹不断地拨压到进弹口部枪机复进时推弹上膛击。由于弹夹被“漏斗”两侧壁限制不能左右移动故当拨弹臂向枪内拨弹时空弹夹被留在“漏斗”之中当最上面的弹夹的枪弹在自身质量和压弹盖板的压迫下进入进弹位置时最下面的空弹夹则从“漏斗”下面的开口中漏出。说到这里我们对“歪把子”的供弹过程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事实上“歪把子”供弹机构“上压、横进、前推、下漏”的协调和默契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循环机械运动搞出来不容易用起来也不简单。
从“歪把子”的这种极为繁琐、复杂的供弹方式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教条和刻板。尽管“歪把子”实现了日本6军基于战斗弹药保障的思想但却牺牲了一挺轻机枪在战斗使用方面的整体性能。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一句中国的俗语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实战证明枪械的结构越简单可靠性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可靠性则越糟。“歪把子”采用的这种供弹方式结构与动作过于复杂。而这种机构动作的高复杂性同时也就埋下了高故障率的隐忧。先“歪把子”对于气象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先是在中国东北地区低温严寒的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很差于是采取了把油壶装在装弹机旁边随时为机件和枪弹涂油的办法来保持可靠性的办法这在世界其它国家的枪械中是很少见的;后来在东南亚地区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更差甚至连油壶也无济于事了。事实上“歪把子”只有在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季节并且在精心擦拭保养以及战斗烈度柔和的理想条件下故障率才会相对低一些。其次采用这种供弹方式使“歪把子”的人机工程极为恶化。为了能够顺利地把枪弹从弹夹上一一地拨进弹膛必须在弹膛旁边的输弹线路上拥有不少于56。5mm步枪弹底缘直径之和的一段距离为此能够盛装6个弹夹的枪弹的装弹机只能偏置于枪身轴线的一侧(“歪把子”装弹机的外沿至枪身轴线的横向尺寸约不小于1oomm)。轻机枪在一线步兵班、组中是使用最频繁、使用强度也是最高的武器。机枪人机工程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其战斗效能的挥以及战场生存能力的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