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道自然可以还清(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他询问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后后嗣中唯剩一侄孙孀妇经济拮据困顿城内以致唐寅四时之祭匮乏。毛晋凄然感叹:“是朋友之罪也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于是毛晋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并且择地墓旁造三间祠堂。苏州地方官雷起剑亲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遗千古之有心者。”

    现在唐寅故居仅存遗址但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唐寅墓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莠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唐寅檀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鹊鸪图》。

    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狳。”诗画映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唐寅的水墨花鸟画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其著名的还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初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唐寅书法源自赵孟烦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几为画名所掩。其代表作《落花诗册》。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写了不少桃花诗。如《桃花坞》诗:“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一谁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弯腰拾起地上的落红装进一个锦囊之中埋葬在药栏东畔。为此又写了一百多《落花诗》抒了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情绪。据有人考证《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依此作为蓝本的。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老者听完李强的话点点头笑道:“李主席说得没有错这就是我的祖先唐伯虎他的字画可以说是一字千金当时很多人来我家里面希望能够购买但是我都没有卖因为这是我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即便是我们家没有饭吃也是不能够卖的所以就有人起了歹心希望能够从我家里面拿到画。”

    李强听完老者的话点点头无奈的说道:“家里面没有宝贝的时候就会期盼着有一个宝贝出来但是当真正有宝贝的时候就会现没有那个实力保护这个宝贝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后来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