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 丰臣秀吉(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那是代表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工作同时也表示他为了将来出兵朝鲜而预先作国力调查。此外经过秀吉的严格检地之后每块田地的收获量都统计得很清楚农民具有耕作权同时必须担负缴纳年贡的义务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剥削阶级(豪农)从此消失。

    基督教是于1549年随传教士沙必略传到日本的三十三年后的1582年日本的基督徒已经到达十五万人可以说是一百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基督徒可见基督教的传播度非常快。然而在1587年丰臣秀吉却出一道命令禁止基督教传教士进入日本。其最大的原因是丰臣秀吉唯恐基督教大名(诸侯)将领地捐献给教会再度出现类似一向宗信徒暴动的局势。

    在禁令中的第一条提到日本是神国这表示日本开始吸收欧洲的文明已经不在印度、中国的圈子里。有人说这是最早的“脱亚论”就在长久的战乱接近尾声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和平的日子来临时1592(文禄元年)正月丰臣秀吉突然布出兵朝鲜的命令。秀吉的野心不止于朝鲜他最终的目的是要征服明朝甚至想要将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印度、东南亚。虽然有人说秀吉出兵朝鲜的动机是由于他丧失了最心爱的三岁大的儿子鹤松(1591年)但是在这之前他已经向传教士说过要出兵朝鲜所以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没有一个封建领主不想扩大自己的领土而且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之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犒赏有功的将领。如果占领了中国当然不愁没有领地可以分。就在出兵朝鲜的前后秀吉分别写信给琉球(159o年)、菲律宾(1591年)、高山国(台湾1593年)要求服从朝贡。当时的台湾正是中国等海盗的根据地是军事、贸易、交通的要冲。秀吉的军队在攻打朝鲜二十天后已经攻陷汉城可谓势如破竹日军的制胜关键在于拥有先进的欧式火枪。

    就在秀吉得意忘形之际朝鲜的游击队开始在各地反击名将李舜臣更率领朝鲜的水军以龟甲船及船炮震天雷大破日本的军队控制了制海权。进入严寒的冬天之后明朝的救援军队又赶到朝鲜日军在饥寒交迫中牺牲惨重厌战气氛弥漫。秀吉本来想要谈和但是1596年9月1日看到明使的国书上面写着要封秀吉为日本国王并将日本当作明朝的属国。秀吉看了之后暴跳如雷当天晚上布命令再度出征朝鲜。

    这次的出兵军队只有十四万而且仅能占据朝鲜的最南端。在第二次出兵的前后日军对朝鲜民众的残害更加激烈而且日军为了争取战功将战死的朝鲜军队的鼻子、耳朵割下用盐醋防腐

第三百三十章 丰臣秀吉(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