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出现另一个类似弗拉基米尔的人物。而与后相比,郭守云显然更希望看到前登台。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郭守云对弗拉基米尔的态度一直都是“刻意拉拢、全力支持”地,他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这位强人能够潜移默化的记住一个理念----郭氏与他是站在一个战壕里的。唯有这样,等到历史的轨道延伸至某一个关键时期地时候,靠侵吞国家资产家致富的郭氏集团,才不至于走上灭亡之路。
居安思危嘛。郭守云心中的那份危机感并没有随着郭氏集团的展壮大而逐渐消失。相反,他的这份危机感一直在伴随着集团的扩大而蔓延。甚至可以说是愈演愈烈。
向国外拓展势力也好,与美国人、中国方面合作也罢,郭守云与其说是为了赚钱,还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攒取自保的筹码,而今天,随着这一次北京之行的展开,他已经准备谋求第三枚自保筹码了:他要支持联邦内极左一派力量地展壮大,从而为将来地弗拉基米尔树立一个坚定的、永不妥协地反对派。与此同时,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美国人的合作,增进与中国方面的联系,这样,三道筹码,内外因并举,相信即便任何人将来要动郭氏,都不得不仔细考虑一下后果了。
这次来北京,北远集团给三位巨头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从政治到经济,从资金到政策,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有涉及,而与此同时呢,他们提出来的要求也很多,有些问题对三位巨头来说,甚至是相当棘手的。
按照孙红羽所提供的消息,近一阶段,印度军方正在与俄罗斯国防部门展开秘密协商,他们有一份高达十六亿美元的新式战机采购合同即将签署,而这份武器采购合同一旦签署下来,将直接影响到南亚大6地区的军事平衡。由于自**年克什米尔大暴动事件之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不断,因此,印度人的这一项大规模军事采购意向,已经引起了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的不安。为了能够维持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现状,国内希望郭守云能够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搅黄这一桩生意。
与此同时呢,孙红羽还提出,最近国内军方有意向要派遣一个一百五十人的飞行团队进入远东,旨在体验苏-27改进型的飞行效果,同时呢,也希望能够为将来的战机采购议案圈定方向。此前,这一意向已经由外交部门向莫斯科提交了申请,不过由于苏-27的主要生产厂家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已经被纳入了私有化的改革轨道,因此,这一项申请被暂时搁置了,现在,国内希望能够走郭氏集团的路子,直接把整件事落到实处。
针对孙红羽提出的这两个要求,郭守云并没有拒绝,毕竟对他来说,这两件事还是存在利益的。先,印度阿三与他还有仇隙呢,哈巴罗夫斯克的刺杀事件直到现在还让他感觉心里很不舒服,有机会能够稍稍报复一下,他绝对很乐意效劳。其次,目前远东的四大航
第四四八章 推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