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零一章 幸福时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衡,就必须走重工业与自然资源的重点出口,而相比之下,军火生意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项。

    当然,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在酝酿的接触,郭守云目前并不知情,话说回来,即便是知情,他现在恐怕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东西。毕竟对于他这个郭氏集团的总裁来说,目前需要关注、解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霍尔尼科娃已经在十九号地时候回到了莫斯科,但是华盛顿那边的问题却仍旧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目前里尔克滞留在美国,他一方面继续同美国国会的十几名议员以及犹太人事务委员会的人纠缠。一方面也开始同王安公司的人进行接触。

    这段时间。里尔克一直同郭守云保持着联系,按他的说法。收购王安公司这件事在操作上方面还会有很大的麻烦,除了来自美国政府方面的阻力之外,王安公司的当家人王烈,似乎也没有将王安公司全面出售地意向。这个王烈是个蠢材,很蠢很蠢的蠢材,他本身不懂得经营,却又抓着公司的大权不放,面对日益严峻的财务状况,这位子承父业的老总,竟然将主意打到了缩减公司开支地方向上去了。当然,面对企业地资金困难,公司缩减开支是必要的,但是话说回来,这可以缩减地开支动一动没有关系,那些必须的开支却是绝对不能动的,比如说公司用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开支,用在研性机构的科研开支,以及精英团队员工的福利待遇开支等等。可是英明神武的王烈不管这一套,他只知道公司目前的状况是缺乏资金,因此开源节流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他先要节省开支的地方,便是公司的售后服务,在他看来,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同时呢,却又没有任何收益,如果节省掉这部分开支,显然对缓解公司资金状况大有助益。

    用里尔克的话来说,王烈现在是在自寻死路,王安公司如果让他这么折腾下去,那么即便是将来资金状况得到了缓解,这个公司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存货空间了,因为它失去了信誉,而失去信誉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也就是失去了最基本的存活空间。

    自大而又无能,狂妄且不现实,这便是里尔克对王烈的凭借,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他在递交给郭守云的建议中提到,如果美国政府方面的限制放开了,那么郭氏集团对王安公司最好采取强行收购的办法,而在完成收购之后,集团对王安公司的态度也应该转变一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抽空王安公司内存在优势的全部资源,然后运用手段,将整个公司分拆卖掉,至于说集团自身的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利用搜刮来的资源另行打造。

    对里尔克的建议,郭守云是基本赞同的,因为只有这样,郭氏集团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减投入,同时呢,还能减少王安公司原有领导层对集团计算机产业下一步展的干预。

    除了王安公司的事务之外,郭守云这段时间忙碌的,还有另一个规模更大的收购计划,即小私有化改革。

    小私有化改革,这个名字仅从表面

第三零一章 幸福时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