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舰队的沿海巡防等等工作,这些已经宣告暂停了。可即便如此,由于国防部的新预算划拨还没有任何动静,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九月份郭氏集团对远东军区、太平洋舰队地资金划拨,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上调近百分之四十。
这百分之四十可不是在几十卢布的基础上核算出来的,老实说,尽管在前一阶段,侵吞了布尔什维克党巨额地远东的资产,可是长此以往,郭守云也承担不起每月数以亿记的巨额开销,因此,从这方面看,以军养军,全面开展军火贸易,已经成为了势在必行地一大举措。
郭守云要和军贸局联合起来做军品武器类的出口贸易,这件事情下午的时候廖缅科和席贾霍夫就已经知道了,对于这两位老将军来说,郭守云的这个打算真可谓是耸人听闻,因此,他们拿不定主意,只能看看下面人的意思,在最终作出决定。
郭守云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他不仅要通过类似的军火生意养活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还要养活身在远东的若干军事企业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在郭守云看来,军事工业和普通的工业没有任何区别:以资金展技术,以技术推动更新换代,已持续不断的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将会带来更多的资金,从而继续推动技术的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工业形式想要生存展下去的必行之路。
今天下午,在接到郭守云的通知之后,远东军区已经采取行动,对布设在远东的全部国有研究机构采取了紧急的军
,各个设计局、研究所、科技院,现在全都处在军队之下。而从明天开始,安全委员会将与内务部联手,对远东各个旅行社、移民基金会、海外求学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展开调查,凡是涉及不正当经意、引动人才外流、非法窃取技术信息的组织机构,将会被查抄关闭,相关责任人将会受到从判处间谍罪到勒令离境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不过,这些强制性的措施,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军工企业得不到国防部的订货,生产经营就无以为继,当然,也更谈不上购买新技术;而各门各类的研究机构得不到财政拨款,技术又转手不出去,他们同样也无法生存;而从军队的角度讲,他们的消费直接关系到军工企业的生存展、科研机构的良好运行,可现在军队连拨付士兵薪水的钱都欠奉了,更新配备、军事订货自然更是空谈了。长此展下去,科研院所关门、军工企业倒闭,自然也就无可避免了,到那个时候,那些精英的科研人员还能留得住吗?
郭守云不是一个有多大善心的人,如果不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老毛子的国家乱不乱,人才外逃不外逃,工厂倒不倒闭,他才不会去关心呢。可问题是,他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个份上,他的郭氏集团立足远东,可以说是把根都扎在这里了。设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远东精英人才全都跑干净了,各种各样的企业全都倒闭了,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口全都处在失业状
第一五零章 财权很重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