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回深山岩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神仙都是骗人的鬼话全是一些人胡乱编造出来的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相信这些无稽之谈。”

    聂十八问:“那我怎么办?”

    鬼妪问:“浑小子你又怎么办了?”

    “我现在不是鬼么?没有了阎王爷我怎么投胎为人?”

    “哎!聂兄弟你怎么是鬼了?”

    “你们不是说我已经死了么?”

    “我可没有说你已经死了我不是说我怎么看你都不像已经死了的人么?是你自己说你死了!。”

    张铁口转头问鬼妪:“鬼大姐是不是你说他死了?”

    “谁说他死了?是这浑小子糊里糊涂说自己死了还说要见什么阎王爷哩!”

    聂十八惊愕:“那么说我没有死?”

    “你真是浑人死没有死你自己不知道跑来问人?你真的死了还能在这里和我们说话、练功、服药?”

    张铁口说:“聂兄弟有话说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怎么有鬼魂的?要是人人死后都变成了鬼从古到今死了那么多的人那这世上鬼不比人多了?”

    鬼妪说:“你这浑小子到现在仍稀里糊涂去相信鬼神之说?你练功却很聪明怎么对这些无稽之谈那么的糊涂?别胡思乱想了好好的专一练完室内十二幅图像的功吧使体力早日恢复去报答你的什么大恩人吧!”

    聂十八揪着自己的头:“我真的没有死么?”

    张铁口说:“聂兄弟你真的没有死练好了功比我们活得更长寿哩!”

    “奇怪了!我从这么高的悬岩上掉下来怎么没有死的?”

    “聂兄弟因为有一位异人在半空中将你接住了又用他体内一股极为浑厚的真气输入了你的体内将你救活了!”

    “异人?这位异人是谁?”

    鬼妪不满地说:“浑小子我不是在说我家的主人么?怎么又问是谁了?”

    聂十八又怔住了连忙说:“鬼姨对不起我一时糊涂了以为你的主人是阎王爷和什么地府中的判官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你的主人是位异人。”

    “哼!我家主人千方百计救你医治你的伤你还说他是阎王爷和判官你不怕他恼怒吗?”

    聂十八慌忙作揖打躬说:“鬼姨我错了!我稀里糊涂你骂我打我好了可千万别说给你家的主人知道。”

    “好了!你想我家主人不怒那就专心地练功别辜负他对你的期望。”

    张铁口也说:“聂兄弟我也不再打扰你了你去练功吧我走了!”

    “先生你不多坐一会?”

    “不不我奉了岭南双奇之命特意来看你现在见你无事我也好向他们汇报了。”

    “哦?你是奉他们之命特意来看我?”

    “不错!聂兄弟。你是心急为救矮罗汉才挨了七煞剑门人的一掌而掉下悬岩。要是你真的死了他们会内疚一世的。现在你没事了我也该去向他们汇报叫他们放心不用再难过了。”

    聂十八一听忙说:“先生既然这样我也不敢拖延你了你走吧。请先生代我说我现在很好没什么事了并多谢他们这么的关心我。”

    “聂兄弟那我告辞了!鬼大姐再见!”

    鬼妪板着脸:“鬼才同你再见你今后无事少来这里更不可以将这地方告诉任何人知道不然你小心你自己的脑袋好了!”

    “鬼大姐你放心我怎会将自己的性命拿来开玩笑?”

    “你明白就好了。”

    张铁口便告辞而去。聂十八不明白鬼妪为什么不喜欢张铁口的到来人家来坐坐不好么?也不明白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能说出去说出去就要人家的脑袋这样做不太过份吗?

    鬼妪却朝他问:“浑小子你还在想什么?不去练功?我问你你练到第几幅图像了?”

    “我练到第七幅图像了!”

    “唔!从练功的进展来说你的进展是乎一般人的练功常规了!就算拿有慧根的人来说练一幅图像的气功没有三天以上的日子不能调动自如至于没有慧根的人就是一个月也练不好。想不到你在四五天里竟练到了第七幅。就是说十二经脉你已练成了七条经脉了这真是奇迹。浑小子你没觉自己身体之内有什么不妥当之处?”

    “没有呵!”

    鬼妪是学武之人其功力不在当今武林任何一流高手之下。她观察了聂十八好一阵见他目光渐渐有了神蕴面色红润这已说明聂十八练气功已有了一定成效了。便点点头说:“还有五条经脉你更要潜心去学了切不可自满。”

    “是!”

    “现在我再传你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脉的运行的方法不出三天你就可以将室内的十二幅图像练完了到时我家主人便会来看你。”

    鬼妪传授了他口诀和运行方法后又留下聂十八一个人在岩洞中自己走了出去。鬼妪对聂十八的进展神十分的惊讶和困惑:难道这浑小子真是天生的练武奇才?还是他曾经练过气功有深厚的基础而欺骗我说没练过?但看这小子为人忠厚老实不会欺骗自己的。那么他为什么进展这么的神?莫非他过去服过了什么灵芝异果?还是主人那一身奇厚无比的真气将一半都输送给了这浑小子才能有如此越常规的进展?要不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不但鬼妪不明白聂十八进展神的原因就是连聂十八也不明白糊里糊涂的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聂十八不是武林中人从小没在任何门派中成长也没有投师系统去学武。他所以有一身不错的武功可以说是缘分。除了他从小跟父亲进山打猎长期翻山越岭练就一身坚强的体魄、敏捷的身手和机灵的应变外可以说对武学一窍不通自然就不明白练内功、练气功的艰难性和危险了。所以他对自己学气功进展的神不感到奇怪以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聂十八怎么也不明白他练气功这么的神除了神秘莫测的黑豹将自己一身奇厚的真气输送给他外更主要的是得力于鬼影侠乞传授给他的那一门内功心法。这一门奇特的内功与任何门派所练的内功方法完全不同是卧着而练的但极为正宗不是邪派所练的内功因而与聂十八现在所学的内功并行不悖不但两种不同的真气在体内不相对抗反而相辅相成互补长短融合为一体因而促使了聂十八的气功进展特别的神。要是聂十八先前所学所练的内功是另一派的内功两种不同的真气必然在他体内互相排挤和对抗了只要聂十八继续练下去必然痛苦万分唯一的补救方法是黑豹只有将聂十八过去辛辛苦苦所练的真气全部废掉成为废人再从头练自己门派的气功。这样就要多费几年的时间了同时也没有现在进展得这么神乎常规。

    三天后聂十八将室内十二经脉图像完全学会练成了。一旦练成聂十八体内自然形成一股强劲的真气沿着十二经脉来往不停地运行先由手太阴经走入手阳明经由手阳明经又流入足阳明经跟着走入足太阴经。由此一阴一阳、一阳一阴最后流入足厥阴经再传到手太阴经尾相贯如环无缺。真气循环不断的运行令聂十八精神大振中气充沛目有神蕴内力比以往增加了一倍。

    到了这时聂十八的初步气功已练成今后就是向更高一层的气功去修炼了。要是聂十八能打通任、督两脉玄关接通奇经八脉那体内的真气更会突然倍增奇厚无比用之不竭。到了那时聂十八要学任何上乘的武功简直是易如反掌了。

    所以对学武练功的武林人士来说:“练功不练气等于白费劲;练气再练功扶步入青云。”因此武林人士有见识的人往往先练气功再练各种武功的招式不急于先去练各种搏击的技巧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人的体内真气运行除了十二经脉这个主要的通道外还有八条十分重要的通道因为这八条通道不直接与脏腑相通不受十二经脉顺序的制约而是“别道而行”故称为奇经八脉。它们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和阳维。

    一旦能冲开奇经八脉的各处玄机使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汇合成为一体那十二经脉如河流奇经八脉就是深不可测的湖泊了。十二经脉所练的真气会流到奇经八脉储存起来日久月深真气会越储越厚练到最高的境地那可以说任何兵器到了他的手中都变成了无用之物任何武功的招式都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举手投足之间都成了锐不可当的凌厉招式一根枯草到了他的手中也变成了足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兵器那时可以说他摘叶飞花也可以伤人就是一滴水由他手中弹出便可以穿人肺腑变成了无坚不摧的一颗钢珠。所以武林中各门各派莫不在修炼自己的内功成为了本门派不传之秘因而也出现了各种不同修炼的方法目的就是一个:怎样才能冲开任、督两脉的玄关再打通其他奇经的穴位从而达到龙虎相会、阴阳调和、水火相济的最高境界。

    武林中人之所以有正邪之分其中一条分界线就是在内功修炼方法的不同。正派人士认为修炼内功就是要循环渐进不可越乎常规按部就班地一步步修炼进展慢、危险少一旦练成功力惊人;而所谓邪派人物的修炼就是反其道而行不按常规另辟蹊径进展快、危险大不顾后果有的甚至在经运行练成了不可思议的盖世武功来。

    由于他们修炼怪异往往性格也怪异叫人不可理解所以为名门正派视为邪派人物。加上双方都自视甚高尤其是一些所谓名门正派人物胸襟狭窄容不得邪派的存在非要铲除他们不可或者一定要按自己的准则行事。这样武林中无原则的仇杀从而产生跟着产生出多少的恩恩怨怨令武林不能平静下来。

    其实就武功和修炼方法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正邪之分只不过大家练功的方法、思维和所走的道路不同罢了。要是大家互相容忍互相尊重求同存异那武林就平静多了江湖上就没有这么多的恩怨仇杀。不管正也好邪也好一旦练到了最高的境界就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没有什么所谓的正邪之分。当然要是一些人为练所谓的盖世神功闯入了异端邪说说什么采阴补阳四处**妇女或者要吸人血食胎儿残害人命甚至无辜残杀别人的性命来练自己的所谓神功那就非要铲除不可了也绝不能容许他们的存在。

    真正的正邪之分不在于武功的修炼方法而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要是一个人心地好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维护天地正气伸张人间公义扬传统的美好道德哪怕他身在邪教也是正派人物。不然你就是身在名门正派也是一个邪派之人士。所以武林中一些有见识有胆色的人不以一个人的武功和门派来分正邪而是以一个人的行为、心地以及他的所作所为、目的来分正邪。

    不论正邪在修炼内功上都想达到最高境界。但真正能冲开玄关、打通奇经八脉的人是少之又少。武林中能打通任、督两脉的人可以说不多屈指可数。而能打通其他奇经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聂十八练成了十二经脉的运行法使自己体内的真气在十二经脉循环走了三遍感到一股暖烘烘的热气运行全身四肢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和畅快。

    也在这时鬼妪送饭菜过来了见聂十八目光神采异常眉宇之间隐现一团英气含笑问:“你练成了?”

    “是!鬼姨我练成了!”

    “好!那你用饭吧!”

    “谢谢鬼姨。”

    初时聂十八刚见到鬼妪感到十分可怕她的面孔令人恐怖不安而且说话严厉无情。可是几天来鬼妪对自己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对自己的起居饮食即严格也细心完全不用自己去操心只叫自己潜心练功。他渐渐感到鬼妪可敬可亲了面目也不再那么可怕了反而感到亲切可爱他在吃饭时说:“鬼姨你对我真好今后我不知怎样来报答你。”

    鬼妪一笑:“浑小子你别给我卖乖讨好只要你练好功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鬼妪为人一生可能受的挫折太多伤心的事也太多造成了她孤僻的性格。她几乎对任何人都漠然视之甚至还带有某种戒心和敌意。可是她在聂十八一颗似珍珠般纯洁、善良、无邪的心灵下也不知不觉给融化了渐渐流露出她人性美好的一面来。她像慈母般关怀照顾聂十八要是这时有人加害聂十八她可以豁出了性命也要去维护聂十八的安全。

    聂十八说:“鬼姨我会好好练的。总之今后不管怎样我都不能辜负你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会将你当成我的亲人般关怀、照顾你不让别人欺负你。”

    鬼妪第一次真正的欢笑了:“你这浑小子你能看顾你自己已算好的了用不着来看顾我。你快吃饭吧吃饱了休息一会我带你会见我的主人。”

    “鬼姨你的主人对你好不好?”

    “浑小子当然好啦!我的一条性命还是他救了的要不我早已死了!”

    “鬼姨他为人恶不恶的?”

    “当然恶啦!你见到他时说话可要小心了千万不可去顶撞他。”

    “鬼姨他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我去顶撞他干吗?我感激他还来不及哩!”

    “浑小子你能这样就好了。他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无儿无女无一个亲人遭受过极大的痛苦经历过人生难言的辛酸受过了心灵上极大的挫折。你去见他时千万不可伤了他的心。”

    “鬼姨他这么苦我更要好好地体谅他才是怎么会去伤他的心了?”

    “孩子!”鬼妪一时忘情似慈母般地这么呼唤他不再叫浑小子。“你去休息会等下我再来叫你。”说着便收拾桌上的碗筷同时叫聂十八将穿了几日的衣服脱下来拿去洗。

    “鬼姨!现在我十二幅图像的气功都练成了这些事就让我自己来做吧!这几天你为了我辛辛苦苦的忙着要休息的应该是你。”

    “哦?你以为你要学的气功已学完了?”

    “鬼姨我不是学完了吗?”

    “你这是十画还没有一撇万里路程才刚刚启步走几时谈到就学完了?孩子!今后还有更忙的你要好好准备了。”

    聂十八听了惊然:“万里路程我才刚刚启步走?”

    “孩子你是不是怕辛苦?”

    “鬼姨!苦我是不怕的什么苦我都受得了。”

    “孩子那你担心什么?”

    “我也没有什么担心我是想问我要学多久的?”

    “孩子这看你的恒心和方法了。快的三五年慢的十年八年。但有的人恐怕一世也学不了!”

    聂十八又傻了眼:“要这么多的日子?”

    “孩子这不算长的了。在江湖上你想学一门谋生的本领如学木工、石匠、裁缝等等也要三年才满师倘是读书更是十年以上何况现在是学武?没有几年的时间能练得出惊骇俗的功夫?”

    聂十八呆住了。

    鬼妪又问:“孩子你有什么心事?是不是为了报答那几个人的救命大恩?”

    聂十八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答应过他们我在岭南的事一了就去看他们的。”

    “孩子我知道鬼影侠乞和穆家父女对你有恩你答应过去看他们。这你放心他们都是忠肝义胆的正人君子不会将你的报答放在心上更不稀罕你去报答。你这样做反而冷了他们的心就不是好朋友了。就是作为你来说一个大丈夫大恩不必言谢当他们有危难时再伸出援助之手相助去报答他们才是。”

    聂十八一想也是吴三叔和穆老伯他们救人性命根本就不希望别人去报答他们甚至还有意避开了去。就说自己吧受人报答尊敬的滋味实在不好受。鬼姨说得对在他们有危难和需要帮助时自己再去相助他们与他们同生共死不比什么报答都强?可是我不去看看他们不令他们盼望?

    鬼妪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一样问:“孩子你是不是担心他们在盼望你?”

    聂十八点点头:“我要是不去探望他们好像对不起他们似的。”

    “孩子这样吧!我打那位江湖大骗子张铁口去见他们一下吧。”

    “那不麻烦张先生吗?”

    “这有什么麻烦的?我叫他去他高兴还来不及哩!何况他在江湖上四处走动给人看相测字去洞庭、汉口也只是举手之劳。”

    “鬼姨看相、测字这是糊弄人的事张先生还干吗?那不又在骗人?”

    “哎!张先生同一般的江湖骗子不同他不是存心骗人也不志在贪图一些银两。他是游戏人间给人指点迷津劝人向善或者提醒一些为非作歹之徒不得作恶不然就会有大难临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