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三十二 章 京师风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势大将皇帝追的一路狂奔直至洛阳。其间有上演了李乐、韩暹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的闹剧。

    这边打的厉害其他地方也没消停。

    得到天子逃到河东消息的时候袁绍的谋臣沮授向袁绍建议道:“将军之家一连数世都为国家重臣忠义双全当今天子流离失所皇宫被焚、祭庙被毁。大汉各州郡虽然明用大义号召暗地里却相互吞并各有打算无人忧国忧民。翼州已获安定兵强马壮如果向西迎接皇帝大驾迁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整军备武讨伐叛逆天下还有谁能抵抗?”

    可惜袁绍的部分手下如郭图、淳于琼等人却认为迎皇帝之后空受其牵制。沮授的建议终究未被袁绍采纳。

    而同样的难题也出现在了曹操的面前在巩固兖州之后平定了汝南、颍川后又攻下了许县收编农民军数万同时获得大量的农具及耕牛。早先接到密诏还在忧郁是否按诏书行事现在听说天子跑到了洛阳就想去迎天子。但也有将领劝阻说:“徐州刘备、吕布、扬州袁术具为我军之大敌崤山之东也未平定韩暹、杨奉等人自认有迎驾还都之功横行凶暴且有兵马不可能马上制服。当务之急非是迎接天子而是要多占郡县扩充实力。”

    曹操不能决之时问计于我我说:“此事何难问文若便可。”

    荀彧进言:“从前姬重耳请国王姬郑还京师所有封国国君从此尊奉姬重耳当霸主。汉高祖为义帝丧改穿孝服而天下人心归附。自天子蒙尘明公矫诏率先起义兵虽因诸侯不同心而未能剿灭董贼。而今圣驾还都而东京洛阳已是一片焦土义士希望根本稳固亿兆人民都深怀感念故乡、旧都。若明公借此良机迎奉天子安定人心使天下成服才是上上之策。辅佐朝廷招揽英俊人才正是推广恩德的时机。四面八方虽然多有叛逆但其能有作为乎?韩暹、杨奉之辈无足挂齿。此时不决旦有其他豪杰兴起迎奉之念以后再想迎奉也只是空费心机徒劳之举。”

    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后当即令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而上前往洛阳迎接天子。

    我忍不住小声的说了一句:“人人都想当皇帝可谁知道皇帝其实都是冤大头啊!”被同席的曹操听到后他用着怪异的眼神望着我。

    在待众人离去时令我留下一同进晚餐席间曹操问:“奉孝为何此感慨?”

    我摇头叹息说:“都见人前显贵那知背后受罪。都道是皇帝至高无上那想到亡国之君的凄惨无助。”

    曹操沉默片刻后问:“难道就无永世不灭之皇朝霸业?”

    我道:“或许有!”

    曹操急问:“怎讲?”

    我道:“去岁无粮我军是如何做的?主公还记得否?”

    曹操道:“我军东略陈地灭黄巾得其金帛、粮食以解饥荒。”

    我笑道:“这就对了!我军无粮就去抢有粮的人!民以食为天只要百姓有地有粮就不会造反。而天下百姓安居则祸乱不起皇帝自然就坐的稳妥。豪门大族兼并土地致使百姓无地可耕种沦落为豪门家奴、大族部曲。没有田地怎么办?总不能不让百姓生儿育女吧?没有田地我们就去劫掠他国的田地。正如匈奴年荒时要来劫掠中原一般我们也可以去劫掠。”

    “秦为何能灭六国而只传二世而亡?是因为秦之苛政吗?错了!秦律之苛在秦年代久远为何不见秦亡、反能以一国之力灭六国?秦亡是因为秦在消灭六国之后停止了

第 三十二 章 京师风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