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的拿骚级战列舰了,几乎就是蒙古级战列舰的翻版----提尔皮茨认为英国已经在无畏舰的道路上先行一步,而德国无法自己研究设计同类战舰又兼顾追赶英国的时间,是以在拿骚级战列舰的设计上直接照搬蒙古级战列舰,同时启动自己的研究机构消化吸收新技术,开始设计第二代无畏舰。
英国人得到的情报一半真一半假,德国人已经开始应用十二寸战列舰主炮了,而谭延通过这笔交易获得了中国为下一代战列舰所急需的技术,尤其是德国的冶金技术和机械加工设备更是让上海江南制造局对研制四十五倍径的十四寸主炮充满信心。
五十倍径的十二寸主炮将会应用在西藏级战列舰上,德国的冶金技术也同样改善了主炮身管寿命的问题。不过和四十五倍径主炮的应用时间跨度相比,五十倍径主炮的应用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当然今后无论是北洋级还是蒙古级战列舰肯定会接受主炮方面地改进,提高其火力威力。而十四寸火炮的研制就是为以后建造更有威慑力的战舰做准备---谭延不知道,当他在年八月批准国防部上呈的《五年国防装备技术重点研究立项报告》。实际上就已经在为中国海军打开无畏战列舰地大门提供了钥匙。至于五十倍径战列舰主炮将会成为中国海军在未来几年中的主炮标准,同时也是在恰当的时机再勒索德国技术的筹码。
当然在中德合作开蒸汽轮机地问题上这是真实的,虽然现在德国自己不能生产大型舰用蒸汽轮机,四艘拿骚级战列舰所使用地蒸汽轮机都必须要从中国进口。但是德国在机械加工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不过是先行一步而已。提高战舰地航唯有谋求更大功率的蒸汽轮机,在这方面英国、瑞典和美国都走在前面,只不过现在各国对这方面的技术都加强了封锁---技术“廉价”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就算你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得到。对于中国想要继续提高这方面的实力,唯有和德国合作。借助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来展新一代的蒸汽轮机。
中国和德国的一系列技术合作让英国感到了极大地危机感,在十年前英德关系还没有这么紧张,在那个时代各国技术贸易所受地关卡控制的并不是很严密。就像英国地四十五倍径战列舰主炮这样的技术,只要有足够分量地技术和金钱同样是可以买到的,而十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年中国造舰成就的精华蒙古级战列舰出现后,所有列强国家都意识到对本国先进技术保密的重要性----想想十多年前中国的工业展水平是一个什么地位,在近代工业源地欧洲来看那是科技的荒漠,当时如果有人告诉欧洲人说中国人可以造出性能不逊于欧洲的战舰。那肯定会被视为疯子。
中国的展路线就是用钱来堆出科技水平来。而当年向中国输出科技和机械设备的英法美德意等列强国家在看到北洋级和蒙古级战列舰的出现后,对于当年贪恋那点小便宜也是极为懊悔的。这其中最后悔的便是英国。
中国向德国输出原本是英国领先的技术,这会降低英国对德国海军实力的优势。甚至德国人秉承起一贯精细的作风将战舰实力提升到英国战舰水平之上也说不定,而中国也会从这种技术交易中获取无比的好处,事实上中国造舰已经采纳英德两国之长走出了自己的风格道路。这种中德密切联系直接会影响到越来越紧张的欧洲局势----德国一次开工建造四艘无畏舰本身就说明它要在海上挑战英国的权威,这是英国所不能忍受的,换句话来说德国造不造无畏舰便是欧洲未来走向的一块试金石,结果现在已经朝最糟糕的方向展。
从这两年中国的表现来看,英国当局已经认识到对于中国恐吓是不管用的,那个年轻的独裁者根本就不畏惧战争,甚至英国当局在揣测中国的独裁者还希望中英之间能够有一次像中俄战争那样烈度并不大的战争。对此英国当局对远东问题是十分担心的----香港已经成为英国的鸡肋,如果不把香港交给中国,那中国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倒向德国,这对英国是得不偿失的,不知不觉中英国当局高层认为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解除历史上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在香港、西藏等问题上让步来修补中英关系。
年六月,就在美国6军部部长塔夫脱第二次访问中国离开后的第七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沈静乘坐蒙古号战列舰,带着两艘天津级装甲巡洋舰和六艘平阳级驱逐舰前往美国做友好访问。沈静这次不仅是出访美国,在旧金山与美国政要和华人代表会谈后,他还要顺道前往智利然后绕过和恩角访问阿根廷、巴
第三百五十章 连横合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