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九章 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华人的热烈欢迎。自然当地华人的表现会让当地地土著和殖民者表情非常精彩。

    其实这支南洋访问舰队也是谭延南洋政策的先导,中国要向真正的强国迈进,要大力展工业,这都需要巨量的资本来支持。在海外的华人有这个资本。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不下于国内地人才储备----华人一向重教育,在经过最初的移民资本积累之后,南洋的华人便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欧洲和美国都有数量众多的南洋华人后代在各所名牌高校中学习,这个资源在谭延看来远比黄金更重要。

    邓世昌作为从满清时代走过来的老海军,对于巡视南洋访问这项工作非常熟悉。他手里还捏着谭延为其拨付的特别款项支票----他将会以访问舰队的名义,用这笔钱在南洋出资为当地华人建立二十所中小学,还有一所大学。这都是为了修补海外华人和本土地联系的裂缝,满清时代这些“遗民”是不被看成中国人的,不管是鸦片战争前,还是主权沦丧地鸦片战争以后的时代,他们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南洋闯下了一片天地,却不得不忍受当地土著和殖民者的盘剥甚至是灭族血案。满清统治者对南洋华人的遭遇一向都是冷眼旁观,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南洋华人的悲惨境地。他们是一群没有根的人,是被故土抛弃的遗民。

    谭延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继续生的,他起家的合作伙伴便是闽粤商团。这和南洋华人有着很深地干系。以前是实力不够没办法管,而现在在没有明显外患的情况下,谭延开始着手南洋战略,除了营造一个“中华圈”之外,也是彰显国力提升当地华人地位----谭延相信只要对南洋华人有限的辅助和公开的坚定支持,南洋华人便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南洋,就算有殖民者的压制也是徒劳的,必要的时刻他还想要武装南洋华人,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只是一个设想而已。

    南洋殖民者一直都是采取压制华人势力展的政策。甚至不惜许给土著好处来做到这一点,其中最厉害地一手便是压制华人开办华语学校。这次邓世昌是带着舰队过去建学校,这一举动本身就有着特别的意义,他甚至在和南洋华人代表聚会上公开表示,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中国人的文明传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人的学校永远在中国海军舰炮射程范围之内!

    邓世昌的话显然将拿破仑那句名言进一步延伸,而谭延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也重申这一观点,明确的对邓世昌在南洋的言表示支持。谭延并不认为这句话是强盗的代言辞----这是在当今弱肉强食地世界中生存地不二法门。即便在这个时空中国六十年的屈辱史也足够证明这一句话地正确性。现在中国有能力将华人的利益纳入舰炮射程之内,这除了是国家利益的宣言之外,同时也是凝聚世界范围内的华人向心力。

    邓世昌在南洋的言论虽然是谭延大致定下的基调,但话终究还是充满了火药味道,谭延还没有到捏着鼻子认下来的地步,不过却过早的暴露了他在南洋的企图。事情演变到这一步,这就迫使谭延加快南洋布局,责成内务部老动用一切关系加强在南洋情报工作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联络南洋华人势力和组织南洋青年。中国可以在国内或是南洋成立训练基地来对他们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提供武器和活动资金等等。

    这些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原本打算慢慢开展的。不过现在南洋的空气有些紧张,谭延觉得早干总比晚干强,多一份实力在手里也就多一份胆气,总比临阵磨枪要强得多。话又说回来,培植南洋华人势力又不是造军舰需要巨额投入,相反南洋华人集团并不缺少金钱,他们缺少的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撑腰的强力中国人政权,中国现在无非是建一个训练营,抽调一部分有经验的军官来训练他们罢了,谈不上有多大的花销,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谭延知道自己现在投进去一分钱,将来的回报必然是一百倍以上!

    今天埋下一颗棋子,只要等待恰当的时机便是谭延收获的时候,不说贪婪的南洋土著和殖民者他们坐不住,如果时机成熟的时候谭延甚至可以制造机会,在此之前的关键便是南洋华人和本土两方面的实力增长情况。

    哦,今天总算有些空翻翻书评区,里面的打赏真的是谢谢各位读者了,不过我觉得各位读者还是就此为止吧,各位的心意我领了,戒念现在绝对是有多少力就使多少力,更新度就这么快,打赏也不是凭空就有的,我觉得受之有愧,同时也是浪费大家的起点币。如果大家觉得戒念的努力值得肯定,那就多投几个推荐票吧,让大家格外掏腰包总让我感觉怪怪的,好意我心领,戒念在努力,谢谢各位《北洋》的读者,你们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关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