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四章 博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队摧毁了俄军一个最大的弹药库,这种损失对于没有军事工业生产能力的海参崴来说是极其致命的----根据海兰泡和伯利的战报,俄军士兵武器极其缺乏,其中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士兵连步枪都没有,所持有的是一根木棍上绑着刺刀做为武器,剩下的五分之四的士兵其中相当比例的士兵所使用的步枪还是老式的伯丹步枪,只有很少的部队所使用的武器是莫辛•纳干式步枪。

    根据刘禹和曹锟现在展开地外围战来观察,已经证实了先前情报机关的“俄军武器装备极差”的情报,甚至已经过了中*事指挥官的想象,他们很难想象做为世界上第一梯队的列强国家的6军军队居然装备如此之差,这和他们在德国留学或是和德国做军事交流时地感观印象相差的也太多。这也难怪俄国两百多万的正规军兵力居然对于德国还是如此忌惮,俄德两国地军事机器在这方面差得可就太多了。

    由于弹药库是敏感区域。“”机关在两三年地时间内能够做到为破坏其中一个主要存放地雷的弹药库而铺平道路已经显得难得可贵,但要说统计出这个弹药库中俄军存放的各种弹药地种类和数量这就未免太强人所难了----俄军上下*严重,甚至连他们的指挥官自己都不太清楚弹药库存货情况,如果“”机关能够弄清楚这些情况,那就太异想天开了。不过从伯利和海兰泡传回来的消息经过联合参谋部地统计分析之后,大致也可以对海参崴的俄军装备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推算。海参崴的俄军弹药一定非常紧张,不过大口径弹药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一定的富余----潜艇突击击沉的数艘战舰它们可都沉没在港口里,稍微有些头脑的军官是绝对不会放任这些大口径舰炮泡在水里的。在将它们打捞上来之前。库存的大口径舰炮炮弹可以为炮台提供比较充足地弹药。

    八月一日,持续数天地糟糕天气终于过去,中国6军在完成战场包围之后便开始休息----谭延给他的军事参谋官们下达地命令是一鼓作气摧毁海参崴的防御体系。至少要在第一攻击波取得看得见的战果,同时也要注意士兵的疲劳状况。针对情报部门反应过来的情报,6军参谋部制订的攻击计划中将十一个参加战役的步兵师分成两个作战梯队。在攻坚战打响的前十天之内,两个梯队轮番上阵,每个梯队进行两天的攻击,若是久战不下则再增援一个步兵师形成三个梯队,每隔五天一轮换……

    当然在总攻起之前,第一作战梯队的六个师将会分别派出小分队进行渗透作战,侦查前线俄军火力配备和兵力部署,并且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作战,以最大限度的清扫前沿阵地上的障碍物为总攻的起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过渗透作战期间。这些作战分队不会得到火炮的支援。他们最多使用配备的迫击炮进行火力支援,炮群全部隐蔽起来。同时重炮部队也要抓紧时间完成最后的安装部署工作。

    6军尚未准备充分,但是海军已经按奈不住战功的诱惑,即便总统削减海军的决心已下,海军今后将会进入一个漫长的平缓展时期这已经成为定局,所有中国海军将领对此都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他们还是想要在最后的谢幕之战中表现出海军优于6军的成绩,以证明那句“6军注定要成为海军射出去的炮弹”。

    从八月一日至三日,邓世昌命令所属第一舰队的四艘潜艇分成两个波次轮番在午夜至黎明的五个半小时之内潜入海参崴军港进行偷袭。八月一日取得击沉大型战舰一艘,一艘小型战舰的成果,不过港口内的俄军对潜艇渗透进攻已经了警觉,战舰一改往日“节约”的做法,锅炉都是烧热了,准备随时航行,同时在港口内加大巡逻力度并且改变了战舰停泊的位置,将战列舰和大型巡洋舰牢牢的保护在中央。

    俄国远东海军的做法虽然不能拿潜艇怎么样,但是也确实加大了潜艇渗透的难度,在随后的两天中,潜艇之取得了击沉数艘小型战舰的战果,并且潜艇根本无法确认自己的战果,因为海参崴军港内被俄军设立的十几个探照灯弄得堪称“***通明”,潜艇肯定是在潜望镜高度航行,除了第一天得手的战果还算过得去,后面两天一个“惨淡”来形容。几乎是潜艇一露头,数个探照灯就找上门来,潜艇只得匆忙射鱼雷后便撤退,而且还显得惊险万分----这个时代确实是没有什么武器对潜艇特别有效,但是小口径射炮对潜艇还是有一定威胁的,而且来回驶过的舰船也有可能给潜艇造成致命的撞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