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才能够控制住对俄的最终局势展……蒙古和新疆并不为患。我们有的是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对俄战争总需要有个合理的借口,蒙古和新疆问题便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不过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相比之下你总是很乐观,而我当这个总理似乎每天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沈静摇摇头苦笑的说道。
谭延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所以说总理远比总统难当的多,总统只需要注意大方向上的路线问题,而总理则要帮助总统最终来实现这些设想……文渊兄,你我结识刚好十载,一同走来到今天,是不是还有些做梦的感觉?至少我是这样,这也似乎是老天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和当仁不让的气势!”
沈静笑着将谭延的手拨开说道:“说的轻松!等哪天咱们俩人调换一下位置你就知道了!”
虽然谭延嘴上说地并不是很在乎蒙古和新疆的问题,但是大话都是需要实力来保证的,况且在这新政权刚刚建立没两年。若是蒙古和新疆在这个时候宣布脱离中国自立门户,无疑对中国的新政府而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政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和威信将会荡然无存,并且在对外外交上将会更加被动。
谭延给予的回应便是加大了练兵的度和规模,好在与德国在胶州湾冲突之后中德关系很快地便恢复了正常,而新政权建立后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可以说是中国外交关系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谭延向德国派出了更多的军事留学生,而这些留学生在德国学习深造一两年之后返回中国正好赶上了这个中国极力扩充6军的时代。大批年轻的军官充实到中国6军当中,这也减轻了中国6军质量因为扩军而导致下滑的趋势。
与中国政府在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促进外交话语越来越强硬不同,俄国对华的态度是根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进度而逐渐增强地。继俄国在19o3年向中国派遣分舰队充实太平洋舰队之后,19o年二月又一支由一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出驶往中国。相对于6军,谭延是“欢迎”俄国扩充其在远东太平洋舰队的规模的,俄国海军在远东地力量还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能力范围之内,而谭延的对付俄国海军地杀手锏并没有选择倚靠传统的大舰**对决,而是侧重于潜艇偷袭----战争总是要打响的,一旦战争打响那对于中国而言胜利就是一切,明面上的中国海军是为了应付俄国很可能会从欧洲调遣来的大舰队。至于远东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则是潜艇的“猎物”。
直到现在中国的潜艇部队依然十分隐蔽,外界有传言中国已经试制了潜艇,但是任谁也不会想到中国现在拥有潜艇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九艘之多,其中二十八艘是近海攻击潜艇,其余十一艘是为两大海军基地守老窝用的近程全电动潜艇。天津汽车厂地内燃机研究设计院已经彻底剥离出来。他们现在的主攻方向依旧是汽油机,已经可以做到生产合格的汽油内燃机,不过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相对安全的柴油内燃机。只是在国外目前来说柴油机的性能也没法和汽油机相比,国内这里更是没有多大的进展。
当然天津汽车厂已经与德国地相关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出了种种设计要求,希望能够借助德国地工业技术力量来完成柴油机的相关技术突破,争取早日生产出以柴油机为动力地潜艇。这样会使得潜艇内部环境大为改观,重要的是潜艇内部人员不用处在充满汽油蒸汽危险的潜艇密闭空间里,潜艇的可靠性会大大增强。
虽然俄国在新疆和蒙古问题后面搞风搞雨,但是它却从来不站在最前台,俄国人心中也很清楚,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离不开中国人的帮助。先不提俄国有没有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就是工资支付也会让这条铁路的成本变得难以想象。尽管中国送来的劳工都是义和团、死囚、土匪或是老弱病残,但俄国一方不惜人命代价来修建铁路的做法被中方现后立刻又终止了输送劳工,并且要求原有劳工回国,还要附带昂贵的民事赔偿。
俄国自然不会接受赔偿,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人命如同草芥一般,铁路才是最真实的。俄国驻华公使喀希尼在得到了授权之后就不停的在和中国外交部打官司。而中国政府将俄方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虐待中国劳工的事情给捅了出去,矛盾重重的列强集团内部也对俄国颇有微辞。尤其是在中国促成了相关黑幕在美国《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表之后,世界为之一片哗然
第二百八十三章 契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