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也都是我们培养的,北洋出身的人在那里威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在必要时刻我们可以软禁张彪夺取自强军军权,这是绝对没有闪失的,但是参谋部也曾顾虑到江宁和上海的特殊关系,所以并不主张自强军来控制上海,而是由北洋6军来接管上海……呵呵,说到底对自强军我还是心中有些信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北洋6军士兵的文化水平远比自强军要高得多,军官掌握英语和德语很普遍,也更容易应对一些涉外事件……”谭延点点头笑着说道:“这样也好,我的意思是让自强军兵分两路,一路留守江苏,另外一路迅进入浙江或是安徽,如果我们兵力并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自然优先选择浙江,毕竟控制住沿海便是掌握了经济命脉!”
李韬苦笑的摇摇头说道:“原本参谋部计划是让自强军扫平安徽之敌,浙江是由北洋6军来完成的。不过先生你要拿广东,这就少了一部分兵力……”
“也不要这么肯定,广东那里有广东水师,就算是自强军那里还有长江舰队呢!对于海军那边的联系我必须要亲自出面。这些曾经是福建船政局出身的海军将领也并非和咱们一条心,不过相对起来,海军文化层次高。将领大多都有出国经历,再加上他们晋升地路线非常狭窄,所以他们未必会对这个王朝有多么忠心……我的意思是先让萧轩乘船南下,若是能够在广东直接登6占领广州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行则北上江浙或是直接拿下福建----这些沿海省份是必须要拿下的,不然会留出很大的空洞让一些人投机!”谭延笑着说道。
在谭延地前生记忆中,他所知道的中国海军在历史上原本的辛亥革命中虽然倾向于革命党,但却没有多少作为,这一方面是因为起义军对清朝海军地怀疑。另外一方面这和海军本身的性质有关----中国毕竟是一个以大6为主的国家,海军造反只能是局部麻烦,再大的能耐也不会波及全国,而且海军造反不是军官一个人说了算,舰长等高级军官只能有部分选择权。
如果若是放在日本或是英国那样的岛国国家,海军的分量自然是重的多,要是放在中国这样的以大66权为主的国家,海军地分量自然不会占据主体地位。尽管谭延很重视海军,甚至在他的国防体系设想中。海军的重要性甚至比6军还要更重一些。但这都不能使海军在造反中的作用过6军。一旦像到了这种改朝换代的重大转折时期,海军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便是做墙头草,在初期两边谁的忙也不帮,等优势的一方显现出来的时候,海军自然会前来投靠---海军还是需要军港,海军地家人都生活在大6上,就冲这一点海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谭延只增强海军地战斗实力却对控制海军没有多大兴趣。是出于他不会干涉海军的作战。尽管他被外国人称为远东屈一指的海军专家,但自家肚子里面有些什么货色。他比谁都清楚。他也算准了,一旦他造反,会用电报通电全国,海军战舰上都装备了无线电电报,他一下子占据了北中国,还将清政府的老窝来个一锅端,他就不相信海军对此一点反应也没有!
天亮之后,刘禹和萧轩则在设立在直隶总督府衙的北洋6军参谋部中开始忙碌,指挥北洋6军系统为造反做好筹备工作,而谭延则选择了休息----一旦自己开枪造反,那今后的数天之中,将会是至关重要,到时候他可能连睡觉的机会都没有。自古以来造反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地“事业”,可惜这次造反并不是让谭延当上皇帝,虽然成功后他地权力和皇帝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中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不可能像皇帝那样过着三宫六院地豪奢生活,他虽然把持权力,不过这个权力最终还是要传递到别人的手中,至于是不是在自己家族内部有人接手,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当晚十点,李韬带着一百名精挑细选的北洋6军士兵乘火车返回京师----他目前是实际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员,基本上相当于领步兵统领的实权,只不过谭延罢去步兵统领之后,这个位置就一直“悬空”。这两年“来无影去无踪”的炸弹爆炸案让负责城市治安的官员几乎各个都想去撞墙,天津知府还好些,有谭延一手护着,而顺天府可就是架在火上烤了,步兵统领这个位置不仅是实缺,而且尊贵无比有大把的油水可捞,但是除了荣禄和谭延之外,谁想要坐这个位子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如果出了事,那北方荒凉的宁古塔可是等着自己呐
第二百五十七章 时代-->>(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