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虽然没有雷达之类的远程预警设备,但却有渔船。谭延和北洋海军的将领们都忽视了一点,虽然在朝鲜半岛上日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整个朝鲜周边海域可都是日本海军的花园,东乡平八郎早就在这里布下了数艘渔船,一旦现北洋海军的行踪,这些渔船便靠岸用电报报之在海州湾聚集的日本海军舰队。
这正应了先进的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先进,渔船观测虽然原始,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弥补了种种不足。只是在太平沟的日本间谍观察到北洋海军的时候,确实是看到了完整的北洋海军,在朝鲜湾渔船限于及时传递情报的缺陷,都不能离岸太远,而且也必须在受限有电报的朝鲜城市。等这一圈转下来,当情报传到东乡平八郎手中地时候已经至少是北洋海军七八个小时之前的消息了。
也正因为种种限制,日本渔船并没有现北洋海军的第二分舰队,反应到东乡平八郎这里的时候。就成了靖海四舰自太平沟补给之后便消失了----靖海四舰在距离主舰队西北侧八十到六十海里处航行,而日本渔船又不可能太过深入侦查,以免使得到手地情报更加失去时效性。
日本联合舰队在本土只留下了部分鱼雷艇和过于老旧的舰只。其余战舰全部集中到了海州湾。包括富士、八岛两艘战列舰;三艘甲午战争后第一批海军扩张法案的高砂级巡洋舰,这三艘年装备到日吉野地姐妹舰只是大大加强了武备;两艘两个月前刚刚从英国建造完成返回日本的浅间级巡洋舰,这是九八年受中国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刺激而修改第二批海军扩张计划的战舰,同属185o万日元增税法案的一艘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后来更改建造计划取消战列舰,改为三艘巡洋舰,剩余资金并入九九年国防紧急修正法案的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的购买计划……除了这些主力战舰之外,还有日本以秋津洲为蓝本建造的三艘须磨级巡洋舰,甲午战争期间紧急购买的一艘和泉级巡洋舰。甲午海战幸存地吉野、浪两舰。
根据日本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的计划,这一次是动对北洋海军突袭的海上决战,所以东乡平八郎调集了他认为能够有资格参战的所有战舰全部都集中到了海州湾海域,除去大小十三艘主力作战舰只之外,还有八艘以“TB”起头的二十节鱼雷艇。这是日本所能够摆出的最强阵容,如果按照理想情况,这样一支舰队如果运用得当的话,确实有很大的胜面,尤其是在北洋海军分兵两路的情况下。
“司令官阁下。北洋海军主舰队以十一节地航继续向南航行。如果预计没有变化地话,明天天亮之前他们会抵达白翎岛北部,当然不排除他们在此前三个小时之间调整航向……”一名联络官说道。
联络官口中的“三个小时”是日本间谍船在观察到北洋水师动向之后,将情报传递到海州湾日本舰队上的时间,这个度也还是因为北洋海军已经处于西朝鲜湾的南部,那里已经是日本的地盘了。日本在那里临时拉了电报线,间谍可以不用跑到距海岸线最近的有电报的朝鲜城市去报。可以通过临时电报线汇报情报。即便如此,从得到情报到传送完情报依旧需要三个小时。
这份情报是下午四点左右地时候。日本间谍船现了龙旗号战列舰地踪迹,然后出的。以现在八月地日落时间,还有至少三个小时天黑,北洋海军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调整航向向中国本土返航,而这段时间内根据北洋海军舰队的航,三个小时之内是不会有日本间谍船再观察到他们----这就是交通通信不便的坏处了,毕竟小渔船不可能达到战舰的度,而消息的传递也绝对无法和无线电电报相提并论。
东乡平八郎也想过采用无线电电报,可是这种通信技术也只是听别人偶尔说过而已,在得知这种技术为中国所掌握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惊讶,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项技术的所有专利居然全部掌握在他最大的对手北洋大臣谭延的手中。最终让他退却的还是无线电电报机那昂贵的价格,单台三万英镑的价格根本不是日本海军所能够承受的,更何况是间谍船?东乡平八郎听后抬起头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结问道:“没有现中国那四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所组成的第二舰队么?!”
联络官摇摇头说道:“没有任何现,自从在鸭绿江口的太平沟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北洋海军第二分舰队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