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头蛇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排除日本向朝鲜北部部署“平叛”军队的时候,也顺带看看各国和中国的反应----主要还是中国的反应。因为各国在朝鲜都没有多少利益可言,最大地地主俄国人并没有任何举动,就算他在朝鲜有一个出海口也是如此。日本最担心的莫过于中国的反应尤其是北洋的反应,事实上在日本看来北洋作为中国最有实权的政治集团,从其领更换为谭氏父子之后,一直就对日本抱有很大的敌意,这从海军展上就可以看出来。

    为了配合北洋6军三镇出关部署东北,同时也是表明北洋对日本在朝鲜行动的态度,谭延即刻命令第二、三、四镇北洋6军向天津集合,先抵达的第二镇则先登船,在北洋海军主力战舰编队护航下舍弃在旅顺登6,直接在距离鸭绿江口不远的太平沟登6。

    不仅北洋6军开始行动起来,就连北洋海军也开始在朝鲜西部海域恢复巡逻,以龙旗号战列舰为核心的第一北洋海军舰队驻扎在旅顺海军基地,司令官为林泰曾;而以三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为核心,十艘小型作战舰只为辅地第二海军分舰队驻扎在威海卫,司令官为邓世昌。两只分舰队通过无线电电报联系,在一方出海后,另外一方也会向同样的方向策应行动。保证一旦日本海军又要不宣而战之时,则另外一支舰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由于现在日本海军战舰没有一艘战舰的航能够过二十节,早先吉野的航能够过二十节,可是经过几年使用之后,日本方面也没有对其进行升级,航已经降到了基本上北洋海军地新锐战舰想打想逃都可以自己来决定,而互为犄角也可以保证以最快地度,两支分舰队合而为一。现在北洋水师上下求战*极高,而谭延却觉得这个时候爆战争实在有些不可能,若是日本毫不犹豫的占据平壤。那就标志着战争地开始,但现在日军在分界线周边犹犹豫豫的,这说明日本自己也没有多少底气。

    事实上日本也在紧盯北洋的动作,当北洋6军在天津集合,北洋海军主力战舰集体出海巡航,而巡航的方向则是朝鲜海域。这已经预示着北洋将会对日本向北靠拢保持了足够的戒心。日本海6两军内部对于是否占领全部朝鲜也是心存顾虑----海军方面虽然有两艘战列舰,但是北洋海军的旗舰龙旗号性能卓越,再加上三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使得中日海军对比中,日本海军落了下风;而6军方面仅有七个师团,6军不可能将所有的6军师团全部派到朝鲜去,中国的6军资源则比日本要优厚地多。

    中国造船业的达使得北洋6军运送三镇北洋6军抵达中朝边境的进度极快,在三月份就已经全部陈兵鸭绿江边。只要日本有所异动,既可以即刻进入朝鲜。而此时日军虽然跨过了分界线,但日本内部的犹豫使得日军的行动更加迟缓----这已经不是六年前的甲午战争时代了,北洋海军地战舰优势也许还没有放大到十年前的水平,但是其主动进攻精神就是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

    日本正是看到了北洋海6军的行动才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朝鲜半岛上一个半师团的力量是不足以和北洋6军的三个镇军相抗衡的,这种判断是基于每年北洋6军在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固定的三次军演得出地。日本要想取得胜利就不得不顾忌到北洋海军的存在----它需要将6军的装备运抵朝鲜才可以动6地进攻,而中国在这方面远比日本有优势。

    朝鲜的起义碰上了日本的正规军,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日本6军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朝鲜起义军手中缴获了不到两千支188式步枪。这种步枪虽然不能和九三式相比。但其性能在日军眼中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从谭延所掌握的情报看,日本6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比六年前要强上不少,但受制于国内的工业基础依然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而撤退到朝鲜北方地起义军残余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在谭延眼中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棋子,北洋将会为其提供最基本的补给,维持他们的存在。

    “这张照片是谁的?”谭延有些疑惑的问道。

    为了显示出谭延对张之洞的重视,刚刚坐稳山东巡抚的沈静被谭延拉来作陪,随后又和张之洞一同进京。这位新晋巡抚带着谭延的银票在京师当了一把散财童子后,本应该坐火车赶回山东济南的,可神神秘秘地回到天津给谭延带来了一张身穿西装的女人照片。

    沈静慢慢了喝了一口茶说道

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头蛇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