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玄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洋大臣地资历也算是勉强合适,李鸿章时代他可是辅授文华殿大学士。从东阁大学士到武英殿大学士也算是往上爬了一个格子,而张之洞继李鸿章之后作为天下最有进取心的总督就任文华殿大学士任辅也是当然,只是以南洋大北洋,这还是近三十年里头一遭。

    最重要的是谭延的任命是直接坐着火箭当天下总督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般而言除了朝廷中出了什么非常大的变故之外,统治阶层直接从满人权贵中挑选一个得力精干之人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其余地历届直隶总督哪个不是在经历两三个总督之后才有资格到这一步地?!谭延以山东巡抚任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已经是够快的,而这一次地任命虽说只是升了半级,但这半级却比“四端两协”更要实惠得多。除了最年轻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谭延又破了一项纪录----以一个协办大学士的名头来执掌这天下第一总督。

    因为荣禄死得不明不白,所以军机大臣就空出来一个,而谭钟麟和张之洞的补入,使得军机大臣的数目不减反增成了六人。军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军机大臣的数目是忌满六人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对重大事件军机处能够做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致。军机领班固然尊崇,但像翁同这样比较“软”的军机领袖,再加上荣禄这样强硬的军机大臣,就算军机处军机大臣数目为五人,在“三比二”地情况下依旧是有很多问题难以做出决策。

    “现在军机处军机大臣六个人。既然多出来一个,那肯定是要有一个下去的,那么西边的的意思是把谁替换下来?是端王?不像!礼王?有可能,毕竟礼王世铎的年纪也太大了,不过礼王世铎可也是坐过军机领班的,照顾老臣荣耀退休,同样有些不像……谭文卿和张香涛?这两个人一南一北,一远一近,遥相呼应。不过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深深打着西边的烙印,既然将他们弄上来,那就绝对不会再换下去,同样不像!”翁同的脑海中不断地翻腾着。

    虽然死了荣禄让翁同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不过这次军机处一下子进来两个人不说把谁给替下去,单单这刚刚进来的张之洞和谭钟麟。这两个人可都是自己的对头呀!张之洞在两广的时候,翁同用“闱赌”差点将张之洞的前程给毁了,至于谭钟麟虽然以前是至交,但是这五六年俩人之见简直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

    一想起自己和谭钟麟的关系,翁同地脑袋就更大了一圈----谭钟麟真的算是隐退了,他的儿子实在是太能干了,与其说他和谭钟麟之间是势同水火,不如说他和谭钟麟的儿子是势不两立。同样身为世家子弟的翁同对于谭延老练的官场手腕和敏锐的洞察力并不吃惊,毕竟有谭钟麟这条老狐狸领路,谭延就算再厉害一些也不足为奇。不过令他非常吃惊的是谭延对于洋务的熟练手腕,这水准可比搞了一辈子的李鸿章还老辣三分。

    “翁同!”慈禧太后突然叫道。

    “臣在!”

    “大学堂地办法是否拟出来了?!”

    “臣、臣正在拟写……”刚才的走神令翁同回答起来都有些磕磕绊绊了。

    慈禧太后听后脸上不以为然,而光绪皇帝的眼中则是深深的失望----“也许他真的是老了!”光绪皇帝心中不由的想到。

    “谭延在任上办学很是成功,山东大学堂堪称新学之模范,大学堂的办法就由他来拟写吧!”光绪皇帝淡淡的说道。

    还没有等翁同表意见,旁边的慈禧太后微微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国势日艰,皇上要择能人而用。状元郎做事干净利落,以前中国造了这么多年的船,哪里造过现在这么大地……”

    谭延趋前一步说道:“臣能够得建此功。多有赖于太后、皇上的洪福,再前人也奠定了基础,非臣一人之功……”

    只要慈禧太后一天没有失去权力,谭延都要遵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多拍马屁少说话”的原则,而由此他也更加坚信“女人是用来哄的”。这一原则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女人一网打尽。慈禧太后喜欢恭维已经到了一种极为变态地程度。一个“回春万寿丸”配药都是很普通地,结果就因为一个名字讨她的欢心。居然胜过了太医院不顾本钱精心调制地其他药物,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反复“实验”,谭延现如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列的时候,猛拍慈禧太后无视光绪皇帝,这样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玄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