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章麻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次替谭延当挡箭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谭延一边上书慈禧太后和皇帝,一边指挥两镇新军趁着满人镇军正在吃午饭的功夫将军营团团围住,逼迫其缴械投降。随后一批北洋幕友堂中专门负责抄家查账地先生直奔满人镇军筹备处。一一核对账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将其封存。在光绪皇帝震怒之下要彻查满人镇军的时候,谭延这边已经连物证人证俱全的全部扣押起来就等着上堂审判了。

    事情走到这一步。就算这些欺上瞒下的镇军军官没有贪污,谭延地手下也会让他们承认,更何况铁证如山根本由不得他们辩解。谭延地这一手直接将翁同提过来的球又踢了回去,先不说那些御史如何,单单长麟这个曾经得罪过慈禧太后地镇统肯定是当不了了,说不好还要治罪。这样一来不仅暂时解了谭延面临的危局,还顺手将翁同阵营中唯一接触军权的长麟给收拾了,本来拔毛的人变成了被拔毛的,这一变化怎能让翁同咽得下这口气?!

    最终满人镇军事件以长麟被罢黜,原禁卫军数十位军官砍头砍头,流放的流放为最终结局而告终。谭延依旧站在自己的位子上冷眼看着朝中时局地变化,而朝廷还是责成他来收拾局面。下放了更大的权力给他来训练满人镇军----这一次满人镇军的军官朝廷一个都没有派,而萧轩的训导团将会变成满人镇军的军官团,直接负责满人镇军地训练管理,直至成军之后再委派军官。

    谭延在看到这一结局之后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谁出得这个馊主意,看来这个腐朽没落的王朝已经真的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看来小皇帝想拥有自己的军队都想疯了,满人镇军的军官暂时需要汉人来代理,这样的军队还能够称为“满人新军”么?!不过这样的安排下来也彻底将谭延逼到了死角上,以后可就没人来替他顶缸了,这满人镇军以后的训练最终的成果必须由自己来承担。

    即便如此,谭延心中并不着急,满人镇军问题完全是由翁同对自己抵达京师执掌京师护卫,倚仗权势对他公然开价地不满所造成的,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并非时下政坛的主流,真正主流是康有为而非他谭延。有的时候他真的很“感谢”康有为。正是因为康有为的存在才使得大清政坛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只有康有为才可以将这潭浑水搅得更加浑浊,让他有机会浑水摸鱼。

    在领旨之后,谭延立刻像模像样地开始组建满人新军,依照北洋新军的选兵模式,在满人当中挑选合乎身体条件的新兵,大刀阔斧的裁减那些原有军队中身体不合格的、有吸食鸦片等不良嗜好的旧兵。几乎将原有的禁卫军裁汰干净。至于裁汰下来的满人善后工作却不归谭延管,朝廷既然让他训练出有用之兵,还像不裁汰那些积重难返的老兵油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许是满清统治阶级已经对拥有一支可靠武装地渴望,使得他们居然可以忍受裁汰下来的老兵闹事----能够加入禁卫军的绝对不是一般的满人,这么大规模的换血肯定招来一片骂声,这对于统治高层的压力也是非常重的。要知道根据大清建国初期的规定,满人是不可以有其他营生的,他们的存在就是武力地存在,禁卫军的待遇有多高。普通旗人的待遇又有多高,这中间的差距足以让心生不满的旗人怒火滔天。

    谭延这个始作俑自然在满人心目中地形象一落千丈,作为砸了他们饭碗地人各种臭骂不绝于耳,甚至还有的被裁汰地老兵油子计划着想要刺杀谭延,不过这些都被他一笑而过。相对于谭延的臭名声,朝廷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所承受的压力自然更大。

    谭延在紧锣密鼓的挑选满人镇军的兵员,而进入十一月康有为也有《请告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上书光绪皇帝,要求“上告天祖,大誓群臣。以定国是而一人心”。尽管谭延并不在场,但是他可以想到光绪皇帝的精神一定很好,不过康有为的这道奏折也确实帮了他的大忙,将所有人的视线又转移到变法派身上去了。

    而在康有为的奏章之后,贵州学政严修奏请仿博学鸿儒科之例。开设经济特科的折子。这次是放到朝会上讨论的。而在这次朝会上的中心议题并不是开经济特科,反倒是御史杨崇伊和胡孚宸的两个折子。这也代表了帝后两党中的顶尖人物对决----刚毅指

第二百三十章麻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