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逝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处,这个福锟他也曾见过几次,以前虽然是给人送银子,但福锟还是理所当然的样,一直都是“组安来,组安去”的,今天被慈禧太后出人意料地表现给吓昏了头,改口称“谭大人”了。

    福锟擦了擦汗,不知道是被急得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慈禧太后实在是太过反常了,恭王爷去世礼遇之隆差点没让人把下巴掉在地上。以前慈禧太后憎恶恭王奕,多年不理不睬也就罢了,甚至连她自己地寿辰和皇帝的生日都不准许恭王随班祝嘏,本以为就这么随随便便草草了事就算了,没有想到王爷该享受到地礼遇恭王全享受到了,王爷没有享受到的礼遇,恭王爷也全都享受。最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是,恭王爷的后事不是满族权贵王爷来主持。也不是内务府大臣来主持,更不是朝中名臣来主持。反倒是山东巡抚来主持,这才是最让人迷惑不解地。

    迷惑归迷惑,但谁都看得出来慈禧太后心中谭延这个年轻人应该分量很重,以前就听说这个状元郎原本是放到皖南道去就任的,这可是慈禧生父临死前地职位,皖南道道员不轻授,甚至宁可空置也不会随意放给别人。慈禧卖官鬻爵成风,内务府没有少在这上面财。就连景仁宫的珍妃也开起了卖官公司,连四川总督都敢卖,可没有听说谁敢卖皖南道道员的。

    福锟身为内务府大臣,对于宫中的隐秘之事知道的非常多,谭延步入官场就是恭王奕一手操作的。大公主出面让谭延进入了中枢当舍人,随即又进入军机处当章京,这么多年他还没有听说有谁能够升的这么快的----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地章京是这么好当的么?这么年轻的总理大臣又有谁见过?!

    “谭……组安,这赐陀罗经被,予祀贤良寺也不算出格……不算逾越礼制,但配享宗庙和辍朝五日与皇帝素服十五日……”福锟有些磕巴的说道。

    谭延回答道:“刚才众位大臣也都听到了,却没有反对,这说明恭王爷的勋德是配得上这种礼制地……福大人。恭王爷是文宗皇帝哪一辈最后一个了,你看看和他同时代的中兴名臣们,到现在还剩下几个?仅仅李相国一人而已,太后这么做不仅是对恭王爷一人。也是对朝中大臣的一个安慰……”

    “那……”

    “还是按照圣母皇太后的意思来办吧!这种事情不是你我所能够担待的,礼制方面的事情连礼部大臣都没有张嘴,你我何苦为此操心呢?!”

    “组安,还有件事比较棘手。”

    “福大人请说!”

    “按照皇太后的意思,恭王爷的后事必然是风光大葬。这安排后事地银子也是不会在一个小数。你也知道这几年内务府并不宽松,户部那里连军费都要削减……”

    门吱呀一声打开。大公主走进来,福锟立刻闭上自己的嘴

    谭延向大公主行礼之后说道:“福大人,恭王爷的后事必须要办的隆重、周全,银子地事情这都是小事,否则将会寒了大臣的心,太后那边也不好交代……这样,你看看从户部那里能够批出多少银子,你们内务府就不要掺和了,剩下的缺口北洋府库来承担,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将恭王爷的后事办的妥妥当当,不要出什么纰漏……这件事您老最清楚,就要多多有劳福大人了!”

    福锟一听北洋肯出这笔银子,立刻放下心来,谭延虽然是山东巡抚,但他老子可是北洋大臣,儿子地意思就是老子地意思,谁不知道北洋的家还是这个年轻人来拍板,他地话比什么都有用!福锟得到了谭延的保证之后便向大公主寒暄了一阵,多是“节哀顺变”之类,也就匆匆告辞了,对他而言礼制不是问题,慈禧太后的懿旨便是最高的礼制,关键就是在于银子啊!

    “组安,阿父的事情真是有劳你了!”大公主悲切的说道,显然她刚刚将慈禧太后等一干重臣送走。

    “王爷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王爷与家父相交几十年,连最后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就是家父也不会放过我的……倒是大公主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悲伤……”谭延说道。

    谭延说完后从袖子中抽出一张银行票据说道:“这是存在工商银行中的四十万两白银金票,王爷刚刚西去,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打理,世兄袭承恭王各种社交也少不了,这些都需要银子来疏通……王爷所有事情还有王府今后所有用度,只要我父子还能够帮得上忙,都由北洋来承担,大公主不需有任何顾虑……”

    恭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逝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