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看重张季直的,不过这大生纱厂办起来也是格外艰辛,总算张之洞得咱们地资助财政上宽松了不少将这大生纱厂给办起来,但是横生枝节这状元郎办厂并不顺当,张之洞也害怕大生纱厂成为另外一个汉阳钢铁厂,便进行了商办……忙活了三年多,张季直办厂可谓是什么苦都吃了,可是现在这大生纱厂资金缺乏,他来见你是想弄银子来维持纱厂地……”
沈静大致将张謇的这几年地经历简略的说了说,说到张謇办厂的种种艰辛也不胜唏嘘,可见张謇是先见了沈静,想要通过沈静来面见谭延。当今中国在纺织业还有谁不知道谭延的大名?抵羊纺织厂在广州横空出世一振民族工业,一边经营一边扩张,从布匹纺织一直延伸到缫丝、纺纱、甚至是棉花种植都有很大的份额。通过兼并扩张一统长江以南的纺织品市场,而北方在传统意义上是盛宣怀所办的华盛纺织总厂的地盘,但是以华盛的规模根本不能够满足中国北方纺织品市场的需求,是以抵羊纺织厂都开到了天津,仅天津分厂所出产的布匹就比华盛总产量多三成。*书院
除了抵羊纺织厂地股东之外,没有人能够具体说出抵羊纺织厂一年能够挣多少银子。不过自从抵羊纺织厂投产后,确实如它的商标所蕴藏的内在含义一样,外国纺织品输往中国的数量大为减少。抵羊纺织厂虽大,但却并不放在谭延地眼中。在他看来抵羊为他挣多少银子已经并不重要。重要地是抵羊对日本纺织业的冲击。连在中国纺织市场地传统霸主英国的市场都被抵羊大肆蚕食,而日本的纺织业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就是国际生丝市场也被抵羊纺织厂所左右----抵羊至少控制了美国生丝进口的八成份额,经过降价、控制生丝源头等一系列惨烈的商战,日本缫丝业大受重创。
张謇自然无法开办重工业,无论是钢铁冶炼还是机器制造,在中国商办这些企业没有工商银行的支持,个人是很难办得起来这些重工业产业,况且对于重工业的市场需求大部分是军工产业和铁路,在这两方面谭延更是有很大的话语权。既然张謇办地是纺织业。那来找谭延也是情理之中了。
谭延听完沈静叙说张謇“状元办厂”的艰难历程之后,沉默了一会说道:“如果张季直此来完全是为了商业上地合作。不管融资也好,还是合办也罢,咱们都是欢迎的。虽然他以前是翁同的得意弟子,但他能够为甲午战败而退出官场,可见此人心中并非是利欲熏心之辈……张季直一个状元能够办厂想要以实业救国。这条路是有些问题。但是中国的市场这么大,对于纺织品的需求日甚一日。我们抵羊也不是扶植了华盛和一大批地纺织厂么,多他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
“张季直能够将大生纱厂办起来实为不易,起先盛宣怀毁约并且还打压大生纱厂,张季直也在心中怀疑是否是组安你暗中授意。现在他肯来见你也是迫不得已,看来是走投无路之举,前日我与之相谈已经明确告诉他组安并不干涉抵羊纺织厂地经营,不但不干预,工商银行还会根据贷款人信誉和声誉进行放贷鼓励民族资本展工业和商业……”沈静说道。“现在棉纱行情是多少银子一包?好长时间没有顾及纺织了,行情上都生疏不少……”谭延有些自嘲的说道。
“张季直说现在地棉纱行情一般都在六十五六两左右,波动范围不大,只要悉心经营是绝对不会亏本的……”
谭延听后点点头说道:“以前这棉纱的价格都握在英国人的手中,咱们的抵羊崛起之后,这英国佬的墙脚也被咱们挖的差不多了,起初抵羊刚刚创立的时候,我记得棉纱的价格险些冲破了八十两一包,现在价格下降但国内纺织厂规模也远比咱们起初建厂的时候要大了不知多少倍,这六十五两左右一包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
沈静不知道谭延突然问起棉纱价格是什么意思,便直入主题的问道:“张季直在和我交谈之后,知道组安并非有意打压,全是盛宣怀自作主张之意,也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得到更多的贷款,好将生产规模扩大……”
谭延问道:“他想要借多少银子?”
沈静回答道:“起初他想要借三十万两还怕你不答应,不过我消除了他的顾虑,他想要借五十万两,这样他就可以扩大大生纱厂的生产规模……”
谭延摆摆手说道:“张季直我就不见了,这银子还是要借给他,你用电报通知6羽兄,借给张季直的贷款不要从工商银行内走账,就从我的特别户头中拨款,他知道该怎么办……张季直能够落下脸面来求
第二百零二章 借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