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那两艘从英国订购的战列舰也可以周旋一二……”
李鸿
眉毛一挑说道:“贤侄,这旅顺造船所的事情朝廷那至少翁师傅应该不知道吧?!”
谭延闿微微一笑说道:“旅顺造船所所建造战舰第一要务便是防备日本,日本在我国所布间谍十分之多,所以才会有如此严密的保密措施……造船所内的造舰事务每个月都要例行通报兵部尚书荣大人一人,如遇重大事务决策晚生会亲自会晤荣大人和恭王爷,不过恭王身体日益欠佳……”
李鸿章听后点点头说道:“怪不得……”
“根据晚生所知道的旅顺造船所最新造舰进度,两艘在船坞中的巡洋舰正在日夜赶工,由于是从江南船坞中先造好了船体。这样一来可以节约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加上运抵旅顺造船所之后继续建造,估计最长不过需要七个月地时间就可以彻底完工装备北洋海军……除了这两艘在建的巡洋舰之外,江南船坞内还正在建造两艘船体,如果南洋那边根据情况确认真的订购巡洋舰的话,可以将其中一艘转让给南洋水师作为旗舰……”谭延闿说道。
“那贤侄打算拖住德国人多长的时间?”
“现在德国方面可能对胶州湾事件还没有反应过来。也许在德皇威廉二世的眼中此次行动断没有失败之理,更不会全军覆没。以晚生估计现在地德国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晚生已经借北洋名义致电大清驻德国公使许景澄探查德国方面的反应,可能是因为时间问题。许景澄目前没有任何回音,倒是驻英公使龚照援回电说英国政府对此反应并不热心,但是国内舆论却反响甚大……”谭延闿并没有直接回答李鸿章的问题,而是报告了他目前对德国和英国国内反应所知道的情况。
“中德之间就胶州湾事件问题必然会进行谈判,如若德皇威廉二世一意孤行仍要付诸于武力,那北洋海军将会加紧备战。国内船坞加上旅顺造船所会生产出至少十艘曾经击沉威廉皇妃号战舰地高鱼雷猎舰,我们可以将次消息出以正面回应德国的强硬立场;如若德皇不再从本土抽调舰队派往远东和我们继续打仗。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友善的回应,比如在和谈之前无条件的释放一百名德军普通士兵俘虏,但是无论如何完全释放俘虏要争取在八个月之后才可以,这样我们新型的巡洋舰装备北洋海军,就更加不用惧怕德国的报复了……”
“贤侄地意思是拖到战舰造好之后?”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分批释放。谈判前可以表示友好先释放一百人,如果谈判达成合理协议,那在谈判协议签署后每隔一两个月就释放数百人。一直拖到八个月之后完全释放,并且对每批释放俘虏的官衔品级也要有一定地规定……如此一来德国投鼠忌器,加上两国之间漫长的距离,就算德皇威廉二世想要反悔,以一年以后北洋海军的实力也足以吓阻德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到时候就算是德国想要对付北洋海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国之间隔了半个地球呢……”
谭延闿说完后对着正在沉思中的李鸿章笑着说道:“晚生对与德国倒是并不担心,但唯独对我们这边地一些大臣担心的很,比如那个翁师傅,有些事情并不是战场上说了算,就是在谈判中也是需要很多方式来保证最后达成理想的协议……出让一部分利益来分化列强是非常有必要地,晚生就怕这些清流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的对德强硬激怒甚至是侮辱德国,那最后的结果将会不堪设想……是以晚生认为剩下来的事情最大的麻烦不是德国人,反而是我们这边的一些人……”
李鸿章经历过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包括谈判在内的整个过程,最让他感到为难的便是在《上海条约》的签订过程——朝廷为了急于结束战争对日本人的条款非常放松,而李鸿章本人对谈判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过好在恭王奕訢从中周旋,加上自己以称病来拖延条约的签订,才使得日本降低了赔款标准,尤其是拖到了海四舰的到来更迫使日本进一步的做出让步。
李鸿章听后站起来拍拍谭延闿的肩膀颇有些无奈的说道:“这次贤侄与德人谈判,总比老夫甲午年签的《上海合约》要好得多,再怎么样贤侄至少也是一个胜利,他们不会做的太过分……”
谭延闿听后微微一笑说道:“老相国说得对,再怎么样我们也是作为胜利去和德国人谈判,手中有的是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