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美国想要占领市场
利因素。
是以在谭延闿提出要邀请他们考察山东地区基督教和当地百姓之间冲突的时候,窦纳乐和托尼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为的便是通过谭延闿的手来打击德国在山东的势力——各国传教士不管人品如何,他们有过怎样的功绩或劣迹,他们都是各国列强侵华的急先锋。通过这些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给各国列强提供各种信息,以便为各国列强蚕食中国提供信息基础,就是德国人也是在其传教士的配合下,掩护科考人员在山东进行各种调查,以决定是否选择山东做为德国侵华的立足点。
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的做为可能太过肆无忌惮了些,谭延闿所策划的两路考察队伍在士兵的保护下,在山东各地进行深入调查,没过几天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的各种劣迹都被捅了出来。明恩牧师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泰士报的通讯员,他在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篇通信稿件,在谭延闿不惜本钱的支持下免费往伦敦。
这些报道尽管有些失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败坏了德国的国际形象,尤其是在谭延闿新建6军的枪口下的“保护”,使得八成以上的德国传教士不得不乖乖的听从了谭延闿地“好言相劝”,跟着考察团聚集到天津。
至于山东的基督教徒可就没有他们主子那么良好的优待了,在威海卫、旅顺、天津大沽炮台和芦汉铁路的建设基地,将会有干不完的重劳力活等待着他们去挥洒汗水甚至是生命……而山东以各种名义的存在的梅花拳等义和拳组织也在这次清理行动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最重要地借口便是义和拳和白莲教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谭延闿是不会花心思帮他们理顺关系的。白莲教进行过多次反清起义,是朝廷中的眼中钉肉中刺,做为从白莲教中演化出地一个重要分支,义和拳现在显然要温和的多,但这种关系是这个组织致命的内伤。谭钟麟的上书让义和拳陷入了极大地麻烦,大批的拳民被押送到东北,领人物视其做为定罪,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被斩。大多数和基督教民一样充实到急需重劳力工作的地方去了。
山东直隶经过谭延闿这么一次折腾,无论是外国传教士势力还是义和拳组织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更重要地是这次清理也给地方官吏一个典范。回到天津后,在谭延闿和美国公理会明恩牧师的倡议下。各国公使团决定成立一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专门来处理基督教在华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百姓生冲突的案例。
这个基督教会联合机构地大多数成员都是在华传教数年,对中国极为了解地外国基督教徒,还有谭延闿、李秉衡这样地朝廷官吏。在地方上一旦生教民冲突。地方上官衙将会将案件之间转送到这个基督教联合处理机构,由此来判定孰是孰非。
朝廷对这个建议自然是欢迎的,因为各地地方官对教民冲突地抱怨历来就不少,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吏都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有了这样一个裁决机构,虽然与朝廷法令不符,但却可以解决不少困难至少在判定案件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按照与各国驻华公使团最终达成的协议。这个裁决机构的判案过程必须要得到舆论界的监督。每一件案件的审理过程到结果都必须是要在中外报纸上见报的。
谭延闿这次行动使得他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当然也有人指责这个解决教民冲突的裁决机构是有失国权。但不能不否认在现在国家贫弱,各地督抚一听到教案就头痛不已,解决时候又是束手束脚的情况下,这个裁决机构对地方大员和朝廷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案。
而迅评判威县和冠县的叛乱,也使得朝廷对新建6军充满了更高的期待。这次叛乱的解决使得山东巡抚李秉衡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升迁,得到了云贵总督的位子,虽然地方是偏远了些,但好歹也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至于谭延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迁,接替李秉衡成为山东巡抚,而新建6军也将要随即迁往山东。
谭延闿将会在署理山东政务的同时,继续训练新建6军——第一批新建6军虽然也是迁往山东,但已经正式成军。原来李鸿章时代的北洋6军主体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在朝鲜数次战斗,几乎泯灭于朝鲜,幸得刘铭传出山坐镇鸭绿江整合残军誓死抵抗。
北洋6军到了谭钟麟接任直隶总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升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