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一条大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中都有一条河,特别是远离家乡的中国人。我们这些士兵来到欧洲都是迫不得已的,我们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侵略者…”

    劳伦特颇受感染,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曲先生,我现在就回去写报告,我要把这首歌和歌词跟大使先生说一说,跟首相说一说。”

    徐树铮回到住处,孙仲尧就缠上来问道:“长官,怎么样?张一平答应没有?”

    徐树铮摇摇头,说道:“张一平不放心你,不会让你留下的。你还是死了这条心,跟我回去吧!”

    “不,我不想回去!”孙仲尧斩钉截铁地说,从他的床底掏出一套肮脏的衣服出来,这是他在鲁昂的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华工的衣服。

    孙仲尧说道:“张一平不要我,我就装成劳工的模样,亲自()找到[望书阁]军营里去,只要我是一个中国人,他们就会接收我。”

    “仲尧,你要想清楚,你这样进去,只能从士兵做起,是要上战场、随时都有可能送命的。”

    孙仲尧还是坚决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决定了。”

    晚上的时候,孙仲尧抱着一个包袱悄悄地里开了住处,他已经计划好,趁晚上出鲁昂的郊外过一夜,明天换好华工的服装。假装自己是以前逃跑的华工,现在知道中国人占领了鲁昂城,所以回来了。

    中国士兵发现他后,自然会把他送到新兵营里去,这样,他就入了营了。

    同样在晚上,英国副大使劳伦特的房间里的灯火彻夜通明,劳伦特正给英国首相草拟电报,他要连夜将自己见闻和意见发回国内。

    “从这首歌曲里面,我听到了浓浓的乡愁,一种背井离乡的忧愁,…”劳伦特在他的电报中这样写道,“中国人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结,这种情结决定了他们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也是中国人至今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原因之一,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是那么的强盛。

    华工来到欧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安然地回到家乡去,因为他们舍得不得他们的家乡一山一水,尽管家里的是一条小溪水,他们也觉得比塞纳河漂亮一百倍一万倍…”

    劳伦特的结论就是,中国人在欧洲没有野心,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没有这个**,因为他们家乡地大物博,是天朝上国,看不起欧洲这块小地方。

    最后,劳伦特认为,将十万华工遣送回中**团是可行的,这样对英国远征军并不会构成威胁。只会瓦解中国士兵的斗志,因为他们最想的不是争霸天下,而是想回家。

    第二天,情况急转急下,以劳伦特为代表的英国人同意将剩下的约十万名华工全部遣送到中**团,但是英国人也希望中**团能够满足他们的条件,就是撤出鲁昂港、归还物资、解除对瓦普的军事威胁、释放俘虏。

    英国人基本满足了中国人的条件,按照常理,中国人也应该满足他们的条件才是。

    曲伟卿马上提出了休会,他要跟张一平商量一下。

    在张一平的办公室里,曲伟卿、袁万鸿坐在张一平的办公桌面前,曲伟卿兴高采烈地向外面叫了一声,“十二妹,去拿一支红酒来,要

第166章 一条大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