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是这些原材料体积和重量都不大、只要稍加留意就能通过海船长途运输,并不会给海运部门增加太多麻烦。
    但最巧妙的还不是上述优点,而是人!化工是个比较新的产业,开山鼻祖正是当今皇帝。
    目前大明帝国的所有化工厂里,能称为工程师、掌握了关键生产技术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皇帝亲手调教出来的太监。
    这个群体有可能对大明帝国的忠诚度不太高,却绝对是皇帝的忠实奴仆,让今天晚上死绝不敢拖到天明的那种。
    这些人就好像药引子,没有他们尽职尽责的工作,把化工厂建成北京城那么大也是白搭,除了弄些混合油和沥青出来啥也干不了。
    而想拉拢这些太监入伙一起反对景阳皇帝,基本上等于是痴人说梦,至少在目前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现在终于搞明白皇帝当年为什么非要在太液池畔弄个化学实验室,把皇宫里搞得乌烟瘴气,整天弥漫着一股子怪味,弄得怨声载道了。
    真不是玩物丧志,而是早有图谋。花费十年时间培养了一群死忠,绝对控制了一个产业,再通过这个产业间接影响到几乎所有产业。
    现在不管是农业、纺织业、工业、建筑业、造船业乃至军工产业,越来越离不开化工产品了。可大明所有的化工产业都通过掌握了关键技术的太监被皇帝牢牢把控了,没有皇家的股份寸步难行。
    “臣也愿老骥伏枥,再为陛下效力一二!”李如樟可能没袁应泰想得这么通透,但他也跟着表了态。
    “准奏!但不要太急,更不要太累,别把身体搞垮。帝国能到今天也有你们的功劳,总不能养个孩子,还没看到他成亲生子就撒手人寰,那就太可惜了。再过五年到十年吧,应该就是咱们君臣一起收获的季节了!”
    两个老头为什么一反常态抢着往身上揽工作,洪涛能理解。他们德高望重不假,可总是拿着最高的俸禄却不干实事儿,时间长了难
1469 工业生产的基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