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皇帝治国有方,在民间的威望极高,已经有和神佛相提并论的趋势了。即便心里不舒服也只能忍着,毫无反抗之力。
    “……这……这简直是丧心病狂、胆大包天!只是不知可有确凿证据?”
    但很快熊文灿就收起了揣测之心,不再怀疑皇帝又在演戏想坑人了。从地上捡起来的这份卷宗虽然很厚,内容很多,可只要看完第一页就能大致猜到是什么梗概。
    居然有人在大肆走私军械,且年头不短了,所牵扯到的企业、商会不下几十个,其中不乏成名已久的富商巨贾,更涵盖了几乎所有朝廷部门,通政使司也有人名在列。
    如果此事为真,那皇帝必须有必要忧虑。大明军队这些年之所以能战无不胜,做为朝廷重臣,哪怕不领兵也该有所了解。
    靠的真不是能征惯战的名将,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更不是皇帝英明和祖宗保佑,而是士兵们手中拿的火枪、战舰上装的火炮和源源不断生产军械的工厂。
    要是把这些家底全抖搂出去让世人所熟知,那用不了多少年边关还得警报频传,国库还得空的能跑马车。再富裕的朝廷也扛不住天天战火连绵,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不出五年就会被掏空。
    “如果有证据,你以为该如何处置?”皇帝没说这些调查案卷的出处,只是做了个假设。
    “……杀!凡是参与者诛全族,不杀不足矣明法典!”
    就算皇帝不说,熊文灿心里也有部分答案了,跑不出顾问处和锦衣卫。能在大明境内暗中搞这么全面调查的机构,也仅有它们俩。
    而且只要是出自顾问处和锦衣卫之手,那就说明查的差不多了。皇帝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会让人抓到把柄,敢让自己看了就已经有把握了。
    那还犹豫个啥,杀呗,对于这种人,不管有谁的背景都要杀得干干净净才好。因为他们把大明的所有人都害了
1462 心不在焉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