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地背诵着经文,当她迈进山门时,他背了这样一段话:“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那时他还不懂,只是偶尔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便记下了,反复地念着,觉得很顺口。
他看到了她径直地走到了师父面前,轻轻地叙说着什么,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纸交给了师父,师父双手合十,点了点头。
她步履轻轻地走了,正如她轻轻地来。从始至终他的眼睛一直追随着她,然而她却至始至终没有朝他这个地方看一眼。
就这样走了,大概再也见不到了,就像这来来往往的许多,香客一样,有时只见过一次,便再也不能见到了。
这时师父向他招了招手:“无忧,过来。功课温习地怎么样了?”他轻快地跑过来:“师父,我已经背完了100遍心经,下午我又抄了一卷经书,背了五十遍大悲咒。”
“你才七岁,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了,有时候你可以多出去走走,外面有很多小孩在玩耍,你也去玩会吧。”
“我不想去,世尊静默,而世人皆不懂,我更喜欢在屋子里看佛书,佛书上的故事更有趣呀。”
师父点了点头:“不过从明天起,为师要给你布置另一个任务了。”
第二天中午,他提着一个放斋饭的竹篮走出寺,穿过千重门,原来师父交付的任务是给一个在千重门外雕塑像的女子送午饭。
老远,他便看到了那一袭素白的长裙,一头碎碎的短发,不正是昨天傍晚的那个女子吗?
他走快了几步,心也不知为何加速跳动起来。
是她呀,以为也不过是一面之缘,没想到却能够再次相见。只是她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块洁白的大理石,似乎在思考往哪儿开凿,一直没有注意到他。
“施主,您的斋饭。”过了半晌,他鼓足了勇气上前。
她蓦地回过头来乍见一个青衣素袜,瘦瘦小小的小和尚,站在面前,清秀白皙的面庞,一双大而黑的眼睛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注视着他的眼睛,心仿佛被洗涤了一遍。
这样明澈的眼睛······仿佛曾见过的。
就这样,在四目双对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下来。
时光流转,那一刻,仿佛是穿越前世,来到了今生,乍然见到了故人。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无忧。”他回过神来。
“无忧,无忧······”她淡然一笑,将他的名字咀嚼了数遍,“你的师父大概是希望一生无忧无虑吧。”
“我不知道,师父或许并没有这样想过,他只是在无
情僧录之无忧花开(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