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楚汉之前,金文的年报凹八十亿,正在往一百亿奋斗。金文县获林江省“十强”县市称号。
“市长,这事情没办法着了,今年的年报还没有出来,但是上报市和省里的应该是过一百亿了,但是实际情况是金文县财政根本就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不要说投入公共事业建设,连保证财政吃饭都很困难。”
这股浮夸风的始作俑者是罗之中,这是典型的数字政绩,罗之中任书记的时候,金文的展和差不多的阳江县差不多,都是楚汉比较贫困和展相对滞后的县,但是在罗之中主政的后期,金文就全面“越”阳江了。金文县属于市里欠达的地方,相对来说,也容易出成绩,这对罗之中来说,这也许正是一种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罗之中果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遇。从“数字政绩”中获益最大的罗之中,成功的从县委书记任上升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德功恐怕也是想走罗之中的老路。或者说是迫不得已,因为罗之中已经把标杆树立在那里了,他也只有继续吹牛,只是他的这个牛吹得大了一些,把牛皮都吹破了。
曾思涛不是不知道下面虚报,虚报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评比,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这显然不是个别干部的看法。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弄虚作假的各地都有,自己不造假那不是傻吗?
何况上面的领导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下面有了成绩,上面的成绩也才会更好看。
这样的事情,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去戳穿,因为这将大大的影响一大批人,如果戳穿一个县,这一个县的干部甚至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奖金全都会泡汤,那可以说是得罪绝大多数的人。除非是到了金文这样山穷水尽的时候,没有办法。
“两年啊,我记得我网到楚汉的时候,金文刚刚获得全省十强县,并且还排名比较靠前,这两年后,金文照你所说恐怕就要与贫困县为伍了,十二年一个轮回,金文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要不是难以为继,恐怕你这个县委书记也还只有硬着头皮顶着。”“浮夸风害死人啊。我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坐火车回家,在火车上有一搭无一搭地听邻座闲谈一个是政府退休的干部,一个是在家务农的老者,干部在老农生活的地方当副县长,老农到区上参加农业技术改新小组。
干部说:“那时上级要求放卫星,报纸上报道有地方种的稻子成熟时小孩可以坐在上面,亩产一万多斤。我们先是密密地种,不通风,根本要不得,后来就把几块田的稻子移在一块田里报亩产。”
老农说:“只好按亩产交粮,后来春荒,饿死了好多人。最厉害的是县,有的全家死光,开门关门的都没有,惨的很!”
干部说:“后来那介。县长被枪毙。”话题很沉重,但老人们脸上看不出情绪有什么异常,只是脸上有些松弛的肌肉随着火车有节奏的行进而抖动。
政绩,字面上当然就是执政的业绩,既然是业绩,当然就是一个“好”字,但现实是,政绩是好、或坏却不好判断。历来,人们都是把“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国家强大稳定”作为执政者的政绩。如果把“政治**民不聊生”也叫做政绩,那一定是疯狂了。但是在眼下,就有这样的“政绩”部分官僚政绩**异常强烈,这并不表明他们特别热衷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们眼中,“政绩”就是满足上级的要求,是升官的保证,而不是其它。大跃进时期之所以生灾难,浮夸风”大爆的结果。有部分人为了个人升官财,是可以不顾一切的、没有底线的。说“政绩”猛于虎、“政绩”吃人,一点也不过。改开以来,官僚特权的升级,至政绩欲空前强化。政绩出头,人才能升官,才能享受更多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