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5 新的气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华飞点了点头,陀螺仪的原理非常简单,却能提高飞机在空中的平衡度,甚至可以实现夜间航行的可

    “马鞍山钢铁厂已经投入生产,第一炉钢已经练出。张南寻在电报上说,他对钢铁的质量非常满意。虽然还不能和世界上最先进的钢材相比,但已经可以满足我国大部分的工业用钢需求,也能满足大部分的军工用钢需求!张南寻说,他争取是钢铁厂在一个月内,达到一万吨钢,一年后五座炼钢炉投产后,将会达到月产五万吨钢的水平。”

    马鞍山钢铁厂最初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五十万吨钢,后期持续增加投资规模,华飞希望马鞍山钢铁厂能在三年内达到年产一百万吨钢铁的水平。为此他不惜增了二期建设债券,募集的近五百万银圆,大部投进了钢铁厂的建设。

    不得不说德国人在援建钢铁厂上,还是非常忠厚的!这个时代的德国钢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不论是技术还是提供的设备,都是最先进的!加上张南寻等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年产一百万吨钢铁的计划,恐怕能提前实现了。有这样的产量,暂时就能满足华飞的大部分需求了。要知道历史上直到1916年,全国的钢产量也不万吨不到。

    即使如此,也远远不能和西方强国对比。包括德国美国在内的钢产量,已经用千万吨计量了。

    “非常好!通电马鞍山钢铁厂,以司令部的名义,嘉奖钢铁厂。同时告诉所有工人们,我会在空闲的时间,去看他们,并且优秀的生产工人,颁特别生产奖金和优秀工人荣誉勋章!”华飞大赞,毕竟这是个起步,非常良好的起步,也不枉华飞先后往这个钢铁厂投入的上千万元的资金投资和无数的技术人才往那里集中。华飞非常明白,钢铁对于工业化的意义,绝对是骨骼化的存在。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军工生产,轮船制造,都需要钢铁。

    华飞必须要有自己的钢铁产业,一旦一战爆,所有这些原材料的进口,都会减少甚至中断。

    郭通迅记下,可以相信,一旦马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们获知此消息后,该是怎么样的激动。不知道其他工厂,会不会引起嫉妒啊!

    “芜湖水泥厂的最新消息,二号立已经开始试生产,一号投产二个多月,已经生产水泥近三万吨,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订单已有二十万吨的规模!”

    真是好消息啊!华飞越听越开心。水泥乃是建设的基础材料,必不可少。因为其技术难度不大,投产度快,回收效益度快,所以华飞初始计划的芜湖水泥厂,就有年产五百吨至一千万吨的规模。当然,这个是要慢慢扩展的,不然现在有那样多的产量,也没有那个市场啊!

    “另外,芜湖兵工厂的仓库,已经存满了武器和弹药!司令部军需办已经准备了不少军用仓库,但专用武器弹药需要时间,军需办来电询问,是否放军品的生产?”

    “不!”华飞立即道,“告诉军需办,即使资金不足,也不能放缓兵工厂的生产度,只能加快,而且要注意培养我们的技术工人!命令建设管理办公室,抽调人手去芜湖,加急修建军品仓库,给我生产,一刻不停地全生产!”

    “司令!”这次连郭通也迷惑了,忍不住道,“目前按照我们的军品库存,足够组建一支二十万兵力的军队了,那些弹药,连续打个一年仗也打不完啊!少爷,如今需要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是不是……?”

    “郭通!”华飞想了想,总不能告诉他自己全生产这些武器弹药是为了卖吧!“你要在电报中注明,这是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至于为,你们会明白!”

    “是!”郭通再无疑议,要说高深莫测,没有人比郭通更懂少爷。一如他当初当田卖产,跑去上海炒股,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唯有少爷一人极力坚持。

    为什么美国会战争财?军火的利润有多大?虽然前世华飞就曾接触过,但到这个时代,还是被军火巨大的利润吓的胆颤心惊。举例来说,日俄战争时期,德国卖给俄国的一弹售价为13英,约合14银圆。一炮弹啊,就值圆,其生产成本即使是江南厂生产,也不圆,利润多少,明白美国为什么大战争财了吧!(售价参考了历史资料,成本价估猜,谁有资料,可补充,特注!)

    华飞如今焦急的不是仓库里堆满了军品,而是忧心这个生产度啊,实在是太慢了!即使把江南厂和芜湖兵工厂全部运转起来,华飞相一,产品也绝对是供不应求的!

    “各地民政垦荒特别办来统计数据,自十月份垦荒令布以来,各地的垦荒热情高涨,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地垦荒总亩数已经过五百万亩,大多数都已补种上冬小麦油菜等作物!”

    “五百万亩!”饶是华飞预料垦荒亩数绝对不少,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全部种上了小麦,这等来年开春,得增加几千万斤的粮食啊!太好了!

    早在他占领南京后就迅颁布另一条垦荒法令,全及江苏等地,凡是人均耕地在十亩以下的农户,皆可开垦荒地,垦出的荒地皆为私产,且三年内不用交税。人均耕地在十亩以上,二十亩以下者,开垦所得耕地所有权皆属政府,但使用权和生产权依旧属于农户,只免除一年田税。

    人均耕地过二十亩者,不得继续开垦,否则政府皆可无偿没收。并且规定坡地,林地,草场不得开垦,不得围湖添江河造田,否则不但会没收田产,还要处罚重金,避免因此造成环境的破坏。

    二十亩的界限,充分考虑了个人的生产劳作极限。由于这个时代的人口并不像后世那样爆炸性拥塞,加上战争荒灾害,各地的荒地特多。华飞的这一法令,迅激起了许多无地农户的热情。有些人家为了就近垦荒,甚至举家搬迁。

    垦荒法令的持续实施,使得地主家的农雇农数量逐渐减少,也从侧面有助于日后土改法案的实施,这是后话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