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79章 百畜园(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自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果现在建百畜园时自己不积极,到百畜园建成了,真的产了肉和蛋,真的像人们议论说的那样,产的蛋一筐筐地往外抬,产的肉一车一车地往外拉,分肉分蛋的时候自己分的肯定就比人家积极分子们少多了,所以大家伙是比着劲地干,争先恐后,热火朝天。

    那时候干活,人们受文革影响,一有大规模的劳动,就兴插红旗、喊口号,村民们把大大小小的红旗都拿来了,一面一面地插在大西洼的高处,这些红旗有的是半新的,有的是旧的,有的都被风吹得掉了边角了,都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和中期闹革命时弄的,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反正都是红的,迎风招展,出刷拉拉的响声。

    一时间,大西洼红旗招展,口号连天。龙庄子有史以来,大西洼还没这么热闹过。

    王把式还把村里那个直径两米的大牛皮鼓也用牛车拉来架在了工地上,他也不怕冷,解开大黑棉袄的袢(就是扣子),露出里面扎在腰上的大宽军用老式腰带,腰带扎在白粗布衬衣上,两只饱经风霜的手,抡起两个两尺多长、茶杯口粗的大鼓棰,把个大鼓敲得山响。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他这里敲着,旁边站着的龙小井的父亲龙振清唱起农村干活的“号子歌”:

    嗨―嗨―那个呀乎嗨――

    老少爷们哎――

    咱们齐上阵那么呀乎嗨――

    战北风啊――

    斗大雪啊――

    建百畜园啊――

    吃肉又吃蛋啊――

    吃得小伙子身体棒棒的啊――

    吃得大闺女脸蛋俊俊的啊――

    ……

    农村这种“号子歌”,只不过是有个约定俗成的大概旋律,而歌词完全是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来现编现唱的,没多少讲究,甚至连打油诗的水平也到不了,可配上大鼓唱起来,还是很振奋人心的。特别是龙振清一个习武之人,底气十足,嗓音宏亮,一传老远老远。

    鼓声,号子声,粗犷的歌声,直冲云宵。

    少年先锋军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龙小井要好的老同学王树申,一起挖仓倌窝长大的钱保生,都是龙小井的积极支持者

第079章 百畜园(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