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雪,趔趔趄趄地到了村南的打麦场上,在一个麦秸垛前停下,钻进被牛羊啃出的麦秸垛洞里,伸手从雪地上抓了几把雪,从麦秸中拣了几粒了霉的麦子粒充饥,然后就半睡半昏过去了。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起,各家各户还有自留地。这个麦秸垛就是龙小井家打过自留地的麦子后垛在这儿的。因为快过年了,龙小井的娘来麦秸垛前掏麦秸,作为柴禾来用,年前蒸几锅年糕和馒头。刚掏了一把,小井娘就下了一大跳,怎么麦秸下面有个软乎乎的东西?
定神一看,原来是个“要饭花子”。
要是换个心肠硬的,兴许就不管了,自家口粮还不够吃呢。可是,龙小井的娘是村里心肠最软的一个,就是一个要饭花子,也不能活活冻死饿死呀,老人家掂着双小脚,回家把龙振清和大儿子、二闺女叫来,几人一起动手,把贾珍珍抬到家里,放到热炕头上,烧了锅热水,给冻昏的要饭花子解冻。
解开这个要饭花子那又破又臭的衣服时,一家人才现,原来是个女孩子。
那一年,龙小井一岁,还在吃娘的奶呢。营养不够,娘的奶水也不多。但即使这样,小井娘也从小井嘴里省出奶水,连喂三天奶,把贾珍珍救了过来。
小井家,连同龙振清过世的头房媳妇生的一个儿子,加上二房媳妇生的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共是六个孩子。虽说大儿子成家自立炊火、大闺女嫁到外乡去了,但家里人口还有六个,已经够小井娘忙活的了。怎么安顿贾珍珍,一家人讨论来讨论去。
小井娘出去喂猪时,看到邻居王大贵,就是那个地主的儿子。这小子正操着一把大扫帚,在院门口扫雪,还捎带着把小井家门口的雪给扫了,小井娘心一动,回屋就说:“要不,让这女孩子和王大贵成家,行不?”
龙振清一听,看看在外屋刷锅的贾珍珍。龙振清的心思很明确,把贾珍珍嫁给38岁的王大贵,倒不失为两全其美的事,只是,贾珍珍她愿意不?毕竟,两人年龄想差太多了,22岁啊,说不好听的,那地方儿子给贾珍珍当父亲都够了。
当初穿着一身
第028章 别出心裁的种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