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5章 长势喜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产地在那里,不同的土质和天气气候也会对大豆的产量产生影响,但总的平均产量在15o公斤左右,黑龙江省的最高产量有过3oo公斤的。黄豆的产量相对要低,关键要看选用的品种、管理技术、土质、气候等因素。

    核桃家园,有着未知的独特条件,当然是不可比拟的。

    刘秃子又凭经验来判断,道:“我估摸着,这块地的黄豆,亩产要在5ooo公斤以上!比过去村里1o亩地的产量还要多!”

    刘秃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三人来到了绿豆地里。

    一般的绿豆,是种在玉米高粱等地里,绿豆喜欢爬蔓,沿着玉米高粱杆往上爬,在收玉米高粱的同时,可收获绿豆,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但刘秃子拿到龙小井给的种子后,没有种到玉米高粱地里,而是单劈出一块地,单种绿豆,为的是看看这种绿豆,到底能长个什么样。

    三人一来到绿豆地旁,心情又是一个振奋。

    但见这片绿豆,绿压压地盖住了地皮,像是在地上种了绿绿的一片万年青一样,一点也看不到地面了。通常的绿豆秧,茎蔓细细的,只有半个厘米粗,软软的,弱不禁风,要靠玉米高粱杆撑住它的身体,而这种绿豆,长出的秧子,根部直径要有2厘米,爬出去,简直像小葡萄秧,它们相互纠缠着,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

    而它们结出的绿豆夹,也比普通绿豆夹长好几倍,粗好几倍,像一根根筷子,顶在它们的蔓上,在龙小井的眼里,就像是自己拍的时装模特头上插着的小棍棍。

    掰开一个绿豆夹,里面的绿豆粒,也要比普通绿豆粒大得多,晶亮晶亮的,放嘴里嚼嚼,生吃都有一种清香。

    “就这一块地,也够咱村喝绿豆稀饭了。”刘秃子显得有点陶醉。

    要知道,那个年代,绿豆,红小豆,农民们是舍不得吃的,要一粒一粒拣出来,用布擦得油亮亮的,上交国家,据说是用作支援友好国家。

    三人越看越高兴,特别是钱富贞,从打进入地头,小脸的的笑就没退去过。她看着看着,嘴里竟不自学地哼起了从龙小井给她的mp4里听来的《希望的田野》。

    这未来许多年才有人唱的歌,此刻唱在钱富贞嘴里,真是让龙小井浮想联翩。

    刘秃子仄着耳朵听了半天,问道:“你唱的这是嘛歌啊,听起来就是过去的戏院子里唱的。”

    文革前,人们可以听戏院子,38岁的刘秃子,大概进过戏院子吧。

    钱富贞一听,知道自己无意中唱走神了,赶紧打住,看了龙小井一眼,回答刘秃子道:“俺哪里会唱戏院子呀,俺这是从梦里学的一歌,随口瞎哼哼呗!”

    [收藏像是玉米地一样,大幅度增加!谢谢乡亲们!乡亲们继续。俺加劲写,晚上还有一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