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卖啊。”顾青觉得装好奇,终于忍不住,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无比真诚疑惑的看着顾爸啊。
“对哟,咱青娃都懂,这造孽哟,浪费啊,这要是买得多少钱啊?”王桂花,马上点点头。
顾爸一听这话,马上心里相通了。
“青青你咋知道这可以卖,小孩子别乱说话。”顾建国有些不确定的无奈道问道。
“这咋不能卖啊,这都整整齐齐的,看着多喜庆,不能卖,拿回家上茅房用也行啊。我看青儿就聪明,说的对。”王桂花听着这话,拿着手里的春联,摆摆,这可比村东头,写春联的大爷都写的好。
“对啊啊,爸爸,可以卖春联有钱钱了,然后给青青买糖糖吃。”顾青觉得装小孩子,装到底,小孩子好吃大人都知道的。
“对啊,建国,我看这春联都行卖啊,这城里人要求高,咱们农村人不讲究,你看你多拿回来点,咱们给村里人自己用也比扔了好啊。”顾妈点点头,想着每年过年去镇上买春联都要花一块多钱的,这要是自家有很多分给村里人,这要省多少钱啊。
“这事我想想,这当小贩卖东西不好吧。这是要被人家说搞资本主义啊。”顾建国当兵过,又吃国家粮食,虽然这两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了,没有以前那么了。
但是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搞小灶,吃独食。
这年头做生意的都很少的,基本上人买东西都是供销社去买的,买卖都是公家的,或者村里人赶集的时候卖点自家的种的的粮食,这个倒是不算的。
“搞啥子资本主义哟我不懂,咱这是为乡亲们省钱,想啥子想哦,小叔,我看就这样你去找你那朋友多弄点这样子的春联回来,咱就在自己村里卖,不要多的钱,就每家每户给毛把子钱,也比这多么的东西扔掉糟蹋了强。”王桂花最后拍板,顾青很佩服,这个大伯娘,真是个厉害的人,如果不是生在农村的话,肯定是个女强人。
前世后来这个大伯娘在90年左右的在县城的农贸市场,租了个门面,买菜起早贪黑的,最后还把一家人给拉扯到县城里去住了,日子过的还不错,后来赚了钱,又开了一家小超市,买水果,买菜,买小商品。
你看人家这做生意的脑子,这个年代就已经有了。
“我不懂啥叫资本主义,我就懂咱人穷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春联城里人都不要的,那要啥样的才好,咱们不能浪费,就是给乡里乡亲们省点钱,建国,你看看这东西放哪都是烂的,给我们咱村人也不嫌弃,就当给乡亲们做好事了。咱们这不算是搞资本主义吧,这是为了大家伙,都过上好年。”李梅也认可,这法子,她也听说这说现在做小生意的,都是搞资本主义,要被批斗的,但是在顾妈心里,这把废弃的东西,弄来用,就不算,在某种程度上,顾妈的迟钝,让顾家走上了一种新的道路。
最后终于说服了顾爸,大伯娘就叫堂姐顾娟回去喊大伯过来。
大伯顾建军刚好从地里回来,扛着锄头,过来四个大人就盘算起来了。
决定明天一大早,接村里人家的的自行车,大伯顾建军和大伯娘两口子,还有顾爸顾妈,一起进城去,准备去那个春联厂里找顾爸的朋友把不要的春联都弄回村里,这么就当做好人好事了。
顾青听着大人的计划,心想这个年代这是个让人又怕又爱的年代。
怕的是,这个年代的阶级斗阵太尖锐了,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找人谈话,说资本主义,被批斗。
爱的是,这个年代人好质朴,顾青敢肯定,这件事里,自家老爸老妈都是想着怎么帮乡亲们省点钱,才会去做的。
而大伯娘,可能是真的看到甜头了,这东西,不
第十二十八章 不要钱的春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