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小小的习俗而扩探到民计民生这样的高度,有这样想法的人,那是需要站在一个多么高的角度去思考啊,何况她还是一个女子。
院内陷入一片静谧,人人望着黄月英均是一种或崇拜或探究的眼光在看着她。见这副情景,黄老爹此时却淡淡地扶髯而笑,很得意地望了黄夫人一眼。
诸葛均坐在长案后,见子尚惭愧地垂下头来,对黄月英佩服地一礼,喟道:"子尚受教了,黄小姐之才果然名不虚传,子尚惭愧。”
黄月英亦有礼相回。淡笑着道:"公子谦虚了。”
子尚一脸通红,郁闷地坐下,便不敢再看左右。
这时,女眷那边一个中年女子站了起来,看那样子向是某大户的内眷,而且对黄月英破有些不太服气,口气很冲,问道:"黄小姐若按你所说,这婚姻是关乎民行的大事,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红杏出墙的事情发生?”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人们均纷纷对那妇人投去质疑的目光,不为别的只为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妇道人家的口便在当时就是极为不应该的,这会让人怀疑到她的妇德有疑。
黄月英淡笑着端详了那妇人一眼,没有与她纠缠礼法上的不尽,却只是淡笑并未回答。
那妇人被看得有些毛,硬着头皮又问了一遍。
黄月英却嗤笑一声,引起在场人的凝望,这笑又是意喻为何?
“这位夫人,想必是发现了这样的事情吧?不少字”
黄月英一问,那夫人立刻身形一僵,紧接着脸色也变的难看起来,甚有狰狞之态,却是默然没有回答。
“夫人不必多怪,人之欲始,食色性尔,正人君子自不屑为那苟且之事,反之则然。夫人所忧,实则大义也,任何一家出此祸乱皆为家门之耻,夫人也不要为那家太过忧心,自古便有因果相报一说,只待时机倒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孽祸乱之人别会得到应得的惩罚。夫人切宽心吧。”黄月英淡淡道出,却是语惊四座,这段话包涵了佛家禅语,在这个佛教还不是很盛行的时代,
第九十八章 辨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