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后院点火(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郭嘉叹了口气:"主公果真不希望那孩子临世?”

    “嗯。”曹操这句倒是答得爽快,旋即神色一转,道:"奉孝也不必多虑,要扶谁上位,机会不只这一个。”

    郭嘉眸光稍稍暗了暗,顺口问:"主公可曾想过自己?”停了停,道:"奉天子虽然有利,但也碍事,再说现在董贵人在徐州,若她诞下皇子,献帝又痴傻,到时候天命所归,大大不妙。”

    这席话短短几句,侃侃而谈皇位江山易人之事,若是在别人听来只怕觉得是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这话也只有郭嘉说得出来。

    曹操看着他,不禁稍感欣慰……

    也只有他一个,完全可忘了汉室,为自己考虑。

    这也是为何他会把后方交给荀彧,却走到哪里都要诏郭嘉跟上的原因。

    说起器重,对荀彧和郭嘉都一样,只是信任,更偏向在见解上与他是知音的郭嘉。

    此刻听完这席话,曹操很快压下了眼里的光,变作一泓静静的潭水,看着他,缓缓道:"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

    ……

    郭嘉怔住了……

    只是这么短短一句话,似乎已经穷尽了面前这人一生的壮志,也一生的无奈。

    不由得想,明公对于平定乱世的执着,和徐荣对于扶助汉室的执着,归根到底,是否都是一样的呢?

    周文王……

    好听不好当。

    曹操说完这句话便望着手中的书信不语,从他平静的表情,丝毫猜测不出方才说那句话,胸中该是怎样的波涛汹涌大开大合。

    想要缓解一下几乎将空气凝住的厚重无奈,郭嘉轻轻咳了咳,语调放得轻快了一些:"哪个公子可坐享江山,有福了。”

    曹操不抬眼:"前些日子,奉孝的提议确实不错,偷梁换柱,让萧若之子为帝。”

    郭嘉一笑,调侃道:"这可怎么办,主公见不得孩子是别人的,已除去了。”

    “除去了也不是不能有了。”曹操微微扬眉,半是戏谑半是认真地道:"孤打下来的江山,就算要让给一个稚子,也不该是旁人的。”

    郭嘉面上微有异色,忽地笑了,别有所指地问:"主公当真……势在必得?”

    曹操放下书信,负手走到窗前。

    寿春雨多,此刻天际阴云,雨声倾盆,窗外一脉长河澹澹。

    战事终于暂时平定,外患稍除,该去收拾内忧了。

    瞬间想到什么,嘴角扬起一丝淡笑,衬得眉宇间略有柔和之色,缓缓道:"拟书文若,可报归

第二百一十一章 后院点火(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