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杀手,她会在刚杀过人后拉住姥的手生怕伤掉那被乐师视为命根子的部位,而且是出自真心的关心,决不是为了笼络姥而戴上温柔面皮。她会像普通小女人一样融化在鹏公子的目光中,如同初春的寒冰遇见暖阳。那阳光并不需要多炙热,却已经足以勾起这个女子心底一切温柔的念想,甚至为此决意就算受伤也不愿在他面前露出杀手的一面。
这样的一个女子,你又怎能说她的柔情是假的?她又何必假装?
荀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却被命运抛进深黑的漩涡。只不过为了探究身世的秘密,只不过为了坚守对老师恩情的回报,她却不小心陷入浑浊的地狱血池。偏偏明明已经身处无法触及救赎的地方,心中偏还存有一丝被救赎的希望。
让她心里泛起这丝希望的,正是公子的柔情。正是这点遥远柔弱的希望之光,让荀子一直沉沦纠结在内心善与恶的斗争中。她一面告诉自己已无希望,一面又苦苦坚守那份希望。
其实世间最残忍的事情,就是让一个本该彻底绝望的人感受到希望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鹏公子也可以说是个坏人了。笑。
现在的情节还看不出来公子最后是否跟真正给荀子一个救赎的机会。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已经在故事里看到了一个为命运牵引苦苦挣扎的女子是不是?
但是,这个女子她究竟是善的一面多些还是恶的一面多些呢?
我的答案是善多。荀子其实是个看上去是恶人的好人。
不管作者是如何认为,荀子身上许多地方已经确切的表明:她是个有柔情的杀手。
最大的证据,就是她温柔顺和的时候很少会在心底想杀人的事情,想了也是害怕或者忏悔。而她杀过人后却总是会忏悔一番。包括芝喧那节,事后也用了很多笔墨去解释与铺垫。总之,就是杀人必有要杀的道理,对人示好却不必有太多原因。如果作者真的是想让她再冷酷一些的话,就请不要大意的再少一些忏悔的段落吧。笑。
再来,荀子其实是个很容易就柔软下来的女子。她倔强的背后隐藏起来的是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只需要一点点的爱就能让她感动。姥那碗加了糖的汤,让她一下子就相信了姥。月染被人欺负时只不过呼唤了她一声“妹妹”,她就被勾引走了。而鹏公子只不过一个眼神就让她甚至开始想过普通女人的生活。怎么看,她也只不过是个缺少关爱的普通少女,只不过经历坎坷了些。唉唉,这个可怜的孩子真实太不象话了,这么容易就相信了别人,简直就像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呐~这样子居然能做杀手真神奇!(喂!)
其实荀子再怎么看起来心思缜密,她也只不
书评——若是夜暗月明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