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打各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要关注的还是南面战线。

    三个日军主力师团就地部署防线,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以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能力来说,在日军防线上取得突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罗耀武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每耽搁一个小时,北面防线的风险就要增加一分。如果不能及时取得突破,那么进军锦州将没有任何意义。

    受此影响,四日清晨,罗耀武押上了第二个筹码,即让已经机动到葫芦岛市的第六十五集团军火速北上,从西南方向上攻打锦州。

    得益于动员起来的数百万民兵,罗耀武在兵力部署方面一直掌握着主动权。

    虽然美日联军拥有强大的侦察能力,就算所有侦察机都被派去寻找导弹发射车,仍然有不少的无人飞机能够执行侦察任务,但是一年多打下来,中国军队早就掌握了对付空中侦察的战术。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罗耀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部署,也就能够秘密调动各主力部队。

    把第六十五集团军放到葫芦岛市,正是罗耀武此次战役行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名声不如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多场战役中的表现也差了许多,但是几场恶仗打下来,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得到补充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编制规模也做了调整,完全按照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标准组建进攻部队,攻击力不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之下。

    既然日军在锦州北面死守,其他方向上的防御部署肯定有漏洞。

    必须承认,罗耀武的判断非常准确。

    可以说,这种敏锐的战场直觉是一个天才型将领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时,罗耀武并不知道挡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前面的是三个日军主力师团,也没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他的猜测。

    也就是说,罗耀武完全凭直觉认为日军主力已经北上,留在后面的都是二线部队。

    毫无疑问,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当然,罗耀武的判断也不是没有依据。日军在义县受到攻击之后迅速做出反应,足以证明率先出动的肯定是主力部队。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日军的目的是救援义县,而不是帮助义县的部队突围,因此出动的也是行动更加迅速、攻击更加强悍的主力部队,不可能让二线部队担任救援任务。

    主力部队北上,留在锦州的自然是二线部队了。

    事实上,当时留在锦州的还有两个主力师团,只是剩下的就全是二线部队了,连三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也是二线部队。

    四日上午,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高桥与日军接触。

    这是突出部战役的第二个转折点,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转折点。

    随着两个主力集团军,外加数个新编集团军向锦州发起突击,美日联军在锦州的环形防线受到严重冲击。

    开打不到两天,帕特里奇不得不面临第二个艰难选择。

    [www.16Kbook.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