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夺主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天,帕特里奇敲定了作战计划。虽然许多参谋都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突出部上,围歼该地区的数十万中国军队,打开进军朝阳的大门,但是帕特里奇仍然坚持迂回攻打赤峰,迫使中国军队主动撤离朝阳。

    只不过,帕特里奇并没有把参谋的意见完全放在一边。

    在制订主要作战计划的同时,帕特里奇也让参谋制订了一份备用计划,即在进军赤峰不利的情况下,把主力转向突出部,以占领突出部,正面强攻朝阳为主。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军指挥制度的直接体现。

    虽然帕特里奇是司令官,但是在参谋提出了意见之后,他仍然得有所顾虑。可以说,就算帕特里奇仍然坚信美日联军能够打下赤峰,他也得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这其中,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中国军队在美日联军发起进攻之前发动反击。

    从某种意义上讲,帕特里奇让参谋制订备用计划,就是针对这一情况。

    虽然侦察机与侦察部队没有搞清楚部署在突出部的中国军队到底是不是主力,但是集结在该地区的中国军队多达数十万,而且都是作战部队,而不是民兵。这一迹象表明,罗耀武很有可能在策划一次大规模战略反击行动。就算以中国军队的实力,打回阜新与锦州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却能以此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如果中国军队能在关外坚持两到三个月,随着严冬到来,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必然会推迟到二零一四年的春天。

    对帕特里奇来说,推迟进攻,等于是放弃胜利。

    罗耀武已经动员了大批游击队,每天都有数十名、甚至上百名美军官兵在占领区的小规模战斗中伤亡。仅在八月份,在对付游击队的战斗中阵亡的美军就超过了两千名,而九月份前三周阵亡的美军官兵更是多达二千一百七十八名,最终很有可能突破三千人。如果拖到二零一四年,仅在后方阵亡的美军就将超过两万人!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是不可承受的重大伤亡。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罗耀武会发动反击,利用积极主动的反击行动拖延美日联军的进军步伐,最终达到击溃美军的目的。

    没有美军当主心骨,就算美日联军能够突破山海关,进入华北平原,也不见得能够打下北京,更别说取得最后的胜利了。

    受此影响,在整个战役策划阶段,帕特里奇非常重视战场情报。

    如果不是为了打击中国军队的导弹部队动用了大批侦察力量,帕特里奇甚至有可能在该方向上投入全部侦察机,搞清楚部署在突出部的中国军队到底是不是主力,从而搞清楚罗耀武的战役企图。

    可惜的是,在帕特里奇搞清楚这些问题之前,中国军队的反击行动就开始了。

    十月二日,部署在突出部的中国军队分别沿三零五国道与三零七省道,从北面与西面攻打义县。

    “突出部战役”就此打响!

    [www.16Kbook.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