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充足,那个。美军旅肯定会全军覆没。
庄河方向上,第二十六集团军提前一天撤出战场,把阻击第二骑兵师的重任丢给了第六十五集团军。
围歼集团军的战役结束后。打牵制的第四十集团军也一溜言的撤出了战场。
因为第二机步师的追击部队遭到伏击。所以帕特里奇没敢让第七步兵师发起追击,毕竟稳住沿海地区的交通线更加重要。
最后,第六十五集团军也连夜撤离了庄河,把这座遭到彻底破坏的城市留给了美军。
主动撤退的厚因也一样,没物资了。
实际上。在围歼战役结束前一天,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物资就用光了。所以罗耀武不得不让第二十六集团军提前撤退,把原本应该补充给该集团军的物资送到了庄河,不然第六十五集团军也坚持不到最后。
从局面上来看。美韩联军依然掌握着主动权,优势也较为明显。
占领庄河,等于向大连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队的损失并不特别是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就算主动退守。防线也不够牢固。如果算上物资紧缺等因素,中**队设在辽东半岛上的防线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根本抵挡不了美韩联军的攻击。
其他三个集团军,也都有损失,而且物资紧缺问题同样突出。
问题是,美韩联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可以说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韩军不用多说了。二十三万官兵说没就没了,对韩军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集团军没有崩溃就算万幸,就连主力较为集中的集团军也受到影响。
黄疼,川泾巳经再提出,应该放慢讲攻步伐,不要拼到弹尽为虑防御。
当然,美军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丢掉半个旅,第二机步师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虽然补充人员已经到达釜山,但是更重要的主战装备却迟迟没有送到。
第二骑兵师的损失同样巨大,毕竟在之前的战斗中,要同时与中**队的两个。集团军厚战,加上战场过于狭窄。缺乏转圈余地,兵力过于集中,伤亡数字惊人。也就是很正常的结果了。
第七步兵师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在前一次战役中,该师减员就比较明显,在与第四十集团军交战的时候,又损失了不少官兵,就算还能再战。也需要花时间整顿,让疲惫不堪的官兵恢复精力。
实际上,美军的最大问题就是官兵过于疲惫。
当然,兵力紧缺,依然非常严重。
受此影响,即便知道中**队短期内无法构筑起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帕特里奇也只能干着急。
真要能打的话,帕特里奇也不会让美军闲着。
此时,真正的重点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战场外。
韩国不能指望了,还能指望谁呢?
十二月二十七日,刚刚结束了欧洲之行,回到华盛顿还没来得及吃顿晚饭的美国副总统拜伦再次搭上空军二号,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日韩之行。
只不过,这次他首先去了首尔。
拜伦此行的目的也很简单:给惶惶不可终日的朴太玄打气,让他相信。跟着美国老大哥肯定没错。
当然,仅仅下
第七十七章 打得解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