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蓄势待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团军才从天津主城区外环线以北的双街出发,沿着一零三国道北上。因为推进速度并不快,所以直到傍晚,A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才与部署在武清的第十六集团军接触。

    短促的战斗之后,美军就主动退了下去。

    此时,C集团军已经在宝坻取得重大突破,撕开了东北军的第一道防线,开始向宝坻中心城区推进。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帕特里奇采用了东攻西守的战术。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战术存在严重的问题,即让战斗力算不上最强大的C集团军担任主攻,把战斗力更突出的A集团军凉在了一边,等于用次等兵力充当主力,把真正的主力摆在了战场之外,但是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不但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而且在进攻的时候最能发挥出美军的战斗力,还具有很强的后劲。

    说得直接一点,A集团军的存在,牵制住了东北军中战斗力最强大的第十六集团军,让该部队不得不留在武清,并且目不转睛的盯着A集团军,不敢增援宝坻。因为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起进攻,即便主力集中在宝坻,但是在遵化与玉田投入的兵力不算少,所以部署在冀县,充当支撑力量的第四十集团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一来,罗耀武在天津北面的防御部署,实际上被帕特里奇轻易瓦解掉了。

    别的不说,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本来就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援,如果不能做到相互支援的话,东北军在这边的防线将变得毫无价值。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正好让两个主力集团军难以做到相互支援。

    牵制住东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之后,要在防线上取得突破,自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进攻的第一天,C集团军就在宝坻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当天晚上就攻入了宝坻主城区。

    可以说,美日联军牢牢掌握着南线战场上的主动权。

    更可怕的是,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并不仅仅是为了突破东北军的防线,而是在为接下来的大举进攻做准备。

    关键就在宝坻。

    打下宝坻之后,美日联军不大能够沿着两条省道北上进军蓟县,还能向西穿插,经香河绕到武清的大后方。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占领一零三国道上的安平,就能北上进军北京,或者南下攻打武清。

    从现实情况来看,美日联军在完成了战略迂回之后,肯定会南下攻打武清。

    主要就是,在一零三国道打通之前,美日联军很难在北京方向上投入重兵,因此必须在进军北京之前占领武清,消灭盘踞在这边的东北军。从长远考虑,只要第十六集团军还控制着武清,美日联军在北上进军北京的时候,后勤保障线就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也就难以在北京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即便如此,美日联军都能在武清方向上获得绝对的主动权。

    要知道,如果一零三国道被切断,东北军要么出动部署在北京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南下

第六十二章 蓄势待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