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主有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场机动任务,也很难歼敌。

    在第四次会战中,为了围歼断后的日军第十师,罗耀武就不得不让好几个集团军进行大范围战场机动,结果到达战场后都无法立即投入战斗,部队的绝大部分损失都是在机动过程中遭受的。

    打不了大规模会战,就只能降低目标。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选择主次的问题,即主要打谁,次要打谁。

    从战场情况来看,如果以保卫彰武为目的,就应该集中兵力打击美军。

    问题是,罗耀武在彰武部署重兵的目的是什么?

    从根本上讲,罗耀武也知道,守住彰武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打赢了这场会战,随着美日联军的援兵不断到达,特别是日本的第四批增援部队到达之后,彰武肯定守不住。他此时死守彰武的目的,就是要把美日联军引向阜新与锦州,在辽东湾北面较为狭窄的沿海平原上与美日联军决战。

    为什么要在这里与美日联军决战呢?

    在较为狭窄的战场上,美日联军无法展开,兵力与战斗力上的优势就显现不出来,实力自然大打折扣。

    依靠该地区的几条山脉与洱流,很容易打成阵地战,与美日联军打消耗战。

    美日联军最怕什么?就是消耗战!

    由此可见,罗耀武的战略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在他的引导与控制下,让美日联军一步步的南下,为攻打北京拼出全力,结果倒在进军北京的路上。

    这个战略部署是不是有点眼熟?

    四百年前,明末大将袁崇焕抗金就是用的这一战略部署。

    如此一来,罗耀武就不能集中兵力打击美军,而得好好教日军。

    从现实情况来看,美军的战斗力较强,而且在较为开阔的地区作战,歼灭美军主力部队的难度大得多。

    与之相比,日军主力集中在康平,好打得多。

    再说了,夏收与秋收还没到小绝对不能让日军北上吉林与黑龙江,要想尽办法拖到秋收之后,也就得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让日军无力北上。

    明确了目的,那就好办得多了。

    五月二十五日上午,第十五集团军四十五师从彰武县开出,直奔雅子洞水库西南的叶茂台,赶在美军第二骑兵师到达之前与驻守该地的民兵换防。

    因为主力与民兵的穿着一样小连番号都一样,所以美军并没发现这一变化,仅认为中**队向这里增派了一支民兵部队。

    这个时候,第二骑兵师刚刚打下水库东面的秀水河子。

    叶茂台的战斗在当天下午打响,打到傍晚的时候,美军就发现不太对劲。挡在他们前面的那支“民兵。太能打了,竟然连续打退了三次进攻。

    要知道,在秀水河子,驻守的民兵只顶住了一次进攻。

    只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美军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撤了下去,让已经打了一天一夜的进攻部队缓口气。

    这个时候,其他三个方向上的美军也遇到了顽强抵抗。

    收到前线发回来的消息,帕特里奇猛然意识到,中**队即将展开反击,罗耀武要出手了!

    ECHO处于关闭状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