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绝不能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此,美国晚一点交件弹药也不是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美军在台岛上打败中**队是韩国出兵攻打朝鲜的前提条件,如果美国在台岛上被打败了,韩国就只能做哈巴狗,连吠叫的胆气都没有。

    显然,这个判断完全错误。

    可以说,推进得太快,也不见得是什么好处。

    虽然韩军的辐重部队能够保证将作战物资送上前线,韩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但是后勤保障不仅仅是运输这么一点,所谓的“后勤线”也不仅仅是一条公路或者一条铁路,而是整个国家战争机器的综合能力。是从资源采集到物资生产、再到物资运输与分配的整个过程。

    哪一环出了问题,“后勤线”都将成为摆设。

    显然,这也是“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的真实含义。

    万幸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靠上了美国这棵大树,自然非同凡响。

    朝鲜战争打响后,美国当局就认识到。局面没有看上去那么理想。别说一直呆在冲绳的帕特里奇,就连留在华盛顿的加布里埃尔都认为,韩军的进攻只是一时顺利,中国不会抛弃朝鲜,也就不会任由韩国胡作非为。

    韩军顺利突破开城防线后,这种担忧意识在美国高层变得更加强烈了。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韩军打到平壤,中国就会参战,而朝鲜人民军也会死守平壤,最终在中**队的支持下翻盘。

    虽然实际情况有点出入,并没像这个样子展,但是没有任何影响,美国不但做好了参战准备,还提前兑现了诺言。

    年月十日,第二批

    不是四千枚炸弹,而是足足八千枚炸弹,即美国将原先计划分两次提供给韩国的弹药一次性送了过来。按照承诺,包括一万枚小直径钻地炸弹在内的第三批弹药将在十五日抵达圣山。

    美国没有加快弹药生产度,而是动用了国内的战略储备。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些弹药都是用来应急的。

    当然,韩军能不能及时渡过清川江,关系到美韩联军能否在严寒到来之前打到鸭绿江与图们江,算得上事关重大,有理由动用战略储备。

    正是如此,韩军才能在安州如此嚣张。

    面对韩军的轰炸,叶振邦等三营官兵也很是无奈。

    真要面对面的打,没有哪个中**人会输给棒子兵。

    问题是,跟着美军混了几十年,夺回制空权之后,韩军根本就不与中**队面对面的交手,而是按照美国老师交的战术,在照面之前就打垮敌人。

    一个多小时的轰炸,足以摧毁三营的防线。

    三营不是没有做准备,而是没办法应付如此猛烈的打击。

    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三营官兵没摸索出了一些对付轰炸的办法。比如在对付钻地炸弹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防空洞里设置热源,再打开通风口,把热空气排出来,让韩军将那些早已废弃了的防空洞当成地下防御工事。

    可以说,这个办法非常有效。

    朝鲜的城市化率并不高,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

第三十一章 绝不能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