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最后底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没有任何民族能够征服中国,所谓的征服者,最终不是被赶出华夏大地,就是被中华民族融合。

    问题是,短期的伤痛谁也无法避免。

    这种刻骨铭心的伤痛,肯定能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奋图强的动力。

    显然,此时中国面临的局势,远比六十多年前复杂,绝对不是出兵与不出兵的选择,而是对未来的选择。

    是一个浴火重生的中国。还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中国?

    正是如此,在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上,陈必时完全能够理解秋幼康的艰难处境。虽然秋劾康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现出来过,但是他能够坐上最高的位置,并且在数十年前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得到前国家领导人重视,就有足够的战略眼光,不但能够看到陈必时所看到的,还能看到陈必时没有看到的。

    陈必时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命运再次系于一人之手。

    即便还有不少人拥有言权,但是他们的作用都是对决策者产生影响,而不是代替决策者做出决策。

    这是历史的宿命,还是命运的轮回?

    陈必时不信命,他一直认为,“命运。是弱者为失败找的借口。

    即便不能决定命运,也要产生影响。

    回到总参谋部,这位掌握着中**队指挥权的上将做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找出一份大比例的朝鲜半岛军事地图,然后用红色铅笔在上面出了一条线。

    这条醒目的红线,就是秋劾康要的“底线”。

    陈必时是不是胡乱哉 的,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全世界很快就会知道这条线的准确位置:西起平安南道的青川江河口,经德”与白山,沿着盖马高原南面的赴战山脉一直向东北延伸,经咸镜山脉到达输城川的清津港。

    因为这条线大体在北纬四十一度上,所以又被称为“四一集。

    虽然秋幼康还没有做出决策,但是陈必时不是不知轻重。在去找秋劾康之前,他让秘书将那份做了标记的地图复制了几份,用专机送往沈阳,交给先一步赶回去的罗耀武,并且让罗耀武做好入朝准备。

    与六十多年前不一样,这次能够动员的兵力非常有限,入朝目的也截然不同。

    因为早就与罗耀武谈过。所以陈必时不需要专门打招呼。说得不好听一点,罗耀武能够从少将军长晋升为中将军区参谋长,得到陈必时的器重,肯定有几把刷子。在陈必时这样的军事统帅眼里,关系很重要,可是能力更重要!

    做完这些事情,陈必时才给秋幼康打了电话。按照秋幼康的吩咐,陈必时在吃午饭之前赶了过去,并且将准备好的作战计划、以及各种文件带了过去。

    这不是鸿门宴,陈必时只带了一名秘书。

    如果是鸿门宴,就算多带几个人也没用。

    不管怎么说,主角是秋劾康,陈必时也不是舞剑的项庄。6军上将只知道,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了。

    就在这个中午,就要拿出最终决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