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奇人奇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嘿嘿!当政者需要愚昧百姓于是把孔子捧为政治家以‘六经’为致治之说多偏重于微言大义殊不知功利性十足又狂妄自大;另外一大帮书虫死心钻进书里便把孔子当成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偏重于名物训诂虽是考证得头头是道却未免太过烦琐;更有朱熹把孔子奉为哲学家把‘六经’当作孔子载道之具偏重于心性理气如此飘渺虚无玄想流弊更甚!说穿了那些所谓的前人贤者不过是把孔子当成是扯线木偶来实现自己的想法罢了。可怜孔老夫子虽是被捧做了神他真正的思想却被利用成了工具支解得破碎不堪了!”

    说完这番话老人甚为唏嘘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仕进听罢不禁大为叹服深以为然。他感觉老人见识广博学问渊深所说的很多自己都是初次听闻所知的远胜自己百倍不由肃然起敬便忍不住把憋在心里的困惑摆了出来:“老丈小子心中存有不少疑惑不知可否指点一下迷津?”

    老人哈哈笑道:“老夫别的不会嘴皮子的工夫却是不差便连这一生的困苦潦倒也全拜它所赐。说吧!看看我这回能否帮得上忙!”“世人拖着一具臭皮囊来到这世上庸庸碌碌也好轰轰烈烈也罢最终俱要化归尘土烟消云散。如此世人到人世走这一遭却为的什么?”老人听了拈着酒杯沉吟起来。

    仕进只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更有见识过人的智者在前良机难再当下便把心中想法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小子现在是父母双亡亲戚全无孑然一身无家可归。自然这些生生死死的事小子倒是看开了强求不得。至于自身处境也随遇而安吧。只是茫茫人世悠悠百年却委实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只觉百无聊赖活着甚是无趣直想一死了之算了。难不成真的来一个‘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吗?老丈有以教我?”仕进说完这些不觉舒畅许多满怀期待的望着老人。

    老人微微笑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想法竟如此的消极。也罢你愿否听一下老夫生平之事?”仕进见他把话题转了不由一楞旋即意识到老人是借机指点他不由点头答应。

    老人低沉着声音道:“老夫是绍兴人姓徐名渭自己起了个外号曰青藤还有个号叫天池。唉!说这些枝末之事作甚!老夫二十岁时于山阴县考中秀才当时确是意气风神采焕然以为前路将无限光明......”

    原来这老人便是江南一带鼎鼎大名的徐文长。徐文长才华横溢诗、书、文、画是样样精通更有人尊他为明朝文坛第一人。他本应是天之娇子却因为思想与朝廷相抵触于是遭受了种种歧视到处碰壁可谓一生坎坷甚不得志。他当年曾应邀出任胡宗宪衙门里的幕僚屡出计谋为讨伐倭寇建立了不少奇功。胡宗宪死后他却是屡遭排挤倾轧更曾被下狱论死被囚了七年方才出狱。

    仕进越听越是惊心他想不到这位奇才惊羡的老人一生竟是如此的悲惨。“......其后我经历了六年的漫游生活。那些年我是放浪形骸姿情山水走遍了齐鲁燕赵之地更是北上穷览了朔漠黄沙漫天之威。近些日子才回到杭州。”徐文长叹息一声顿了半晌似是沉湎在过去的往事中。仕进也不打搅他默默不语。酒肆里顿时一片寂静。掌柜的这时从柜台上抬起了头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又有谁会不知道你的事呢?唉!可悲可叹呐!”

    徐文长很快振奋精神道:“我自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舒心的事可说是寥寥无几。哼!阮籍曾有穷途之哭我徐渭遭遇之多舛难道不甚他百倍吗?我是否也该像他那样好好痛哭一场?哼如此岂是大丈夫所为!我徐渭岂会这般小儿女状!命运多舛又怎的我是越挫越奋断不能示弱。我昔日登泰山之时脑海里总浮现着李太白的诗句:

第二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