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导致益州和朝廷脱离了关系,刘焉的儿子刘璋得以割据益州。
如今又有南部校尉和三辅兵马相助,马相翻不起大浪,也阻止了张鲁占据汉中。朝廷会不会派刘焉前往?他会不会割据一方?不归刘靖管!
“那爱卿举荐何人前往?”这不是把刘靖往火堆里推吗?他愿意举荐叔父刘表?你能答应吗?
“奏禀皇上,微臣常年在外征战,对朝中各位大人不是十分了解,一切由皇上做主!微臣愿意为皇上收复北方失地,驻守边疆。”
举荐了这个,就得罪了那个;举荐的人割据益州,刘靖吃不了兜着走!言多必失!
“各位爱卿,谁愿意前往?”刘宏看刘靖不表态,直接问了起来。
“奏禀皇上,微臣愿往!”刘表率先站了出来,刘焉面色一暗。
“准奏!传旨:拜刘表为益州牧,即刻前往益州平叛。”刘宏一口应允,他大概早就意识到朝堂之上,外戚、中官和士人权力过大,皇权旁落,自己说的话常常有人反对!早就希望宗室多掌握点实权,刘虞出任了幽州牧,刘靖这个水货宗室也掌控大汉最强的兵马,再加上刘表出任益州牧(富庶之地,朝廷的粮仓和钱库);刘焉去意已决,也会找个机会出任一个地方的州牧。
“微臣遵旨!”
传旨:京兆尹派出二千兵马、右扶风派出二千兵马、左冯翎派出一千兵马,南部校尉率三千兵马即刻前往汉中,阻挡蚁贼北上,听从益州牧调遣。
传旨:拨款五千万军费。
迁光禄勋刘廷为宗正,张温为光禄勋。
刘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
不知道叔父刘表会不会在益州割据?刘表也许有这个心,也没有那个胆!
皇上似乎看到益州叛乱已平息,紧缩的眉头舒展。
“启奏皇上,征北大将军、镇北将军、前将军八百里急报,索要军费。”大将军何进出列奏道。
“袁爱卿,还剩多少军费?”
“微臣回禀皇上,去年南方大旱,北方战乱,赋钱只有往年的六成,共计三十多亿钱,还不够还少府的!”大司农袁逢愁眉苦脸,他几次提出辞呈,刘宏都没有准许。
“欠少府的钱等以后慢慢还,先解决棘手的事情!”
“皇上英明!”众大臣跪伏在地,大声喊道;刘靖正在想心思,慢了半拍,最后一个跪地。
“就这三十多亿钱军费了,马爱卿、何爱卿和袁爱卿要节省着花。”
“微臣遵旨!”三人的脸上露出微笑,手里终于又有钱了。
“奏请皇上,鲜卑人去年大败,势力大损!凉州的羌乱也大致平息,正是消弱鲜卑蛮夷、匈奴叛逆和乌桓叛逆,收复北方五郡的大好时机!微臣请皇上下旨,命令征北大将军在东面策应,镇北将军从雁门郡向西动攻击,前将军从上郡向北动攻击,微臣向朔方郡起攻击,三面攻击鲜卑人和匈奴人,一举为大汉收复北方五郡,扬我大汉国威,震慑各地叛乱。”
刘靖不找点事做,留那么多军队做什么?对外战争能转移危急,缓解国内矛盾。
战争是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的缓冲器!
“启奏皇上,车骑将军说得在理,只要解决边境危机,蚁贼不日可灭。”尚书令卢植意气风。
“启奏皇上,这万万不可,十几万大军一旦开战,消耗巨大,朝廷负担不起,何况还有几十万灾民需要赈济,幽州、益州和并州叛乱未平。”太尉马日磾一脸严峻。
“启奏皇上,太尉大人言之有理,把几位大人的钱粮一拨付,国库又剩不多。”大司农袁逢愁眉苦
第二章 益州牧刘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