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雍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诗》

    正月

    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

    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

    二月

    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

    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

    三月

    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

    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

    四月

    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总晏如。

    群卉亦知朝节气,同人缓缓过长居。

    五月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新。

    六月

    就人新暑似江南,半蒲烟光嫩不含。

    得便画?z听雨去,诗怀夜宿到吴山。

    七月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

    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

    八月

    壮月江潮久不平,何为驱扇画流萤。

    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

    九月

    天地才生颜色老,人间诗客倍春思。

    茱萸一插豪情在,坐久峰峦竟不归。

    十月

    金风待振秋蝉咽,玉露樊笼都唱歇,

    谁种无声菊满山,使之焕发于朝野、

    十一月

    寻山老道韵颇如,笔致萧严待客诂。

    既在人间蛰守久,转承意兴竟全无。

    十二月

    格物于今又一开,千门万户雪相埋。

    题词见冷心情下,已素婴孩何必猜。

    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赛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腊月赏雪。

    雍正九年八月十六日作

    《宴月旧作》

    花好枝头月色新,看花赏月属闲身。

    姮娥更是多情甚,个个樽中送一轮。

    雍正即位前《雍邸集》

    《春园读书》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

    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春惹游蜂窥几席,浓熏舞蝶傍帘栊。

    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山池晚步》

    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

    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

    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气扑面轻。

    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

    《春日泛舟》

    兰舟宛转浪纹平,一棹容与荡晴晚。上苑春深芳草绿,西山落照远峰明。

    长空鸦返千林暝,绝塞鸿归万里情。缥缈中流凭览胜,始知仙境有蓬瀛。

    《月夜对落花有感》

    落花满径月朦胧,夜静闲吟料峭风。烟外钟声来院落,无边桂影入帘栊。

    萋萋芳草春将去,冉冉韶光酒莫空。新绿成阴红绿减,清和天气正冲融。

    《月下独酌》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春院小饮》

    春深红紫映楼台,槛外风香花尽开。东海玉盘看乍涌,恰逢童子抱尊来。

    《雨霁》

    节届清和春未赊,看山不厌半云遮。微风扇暖蒸新雨,为我催开后院花。

    《立夏》

    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

    《畅春园芍药花开作》

    首夏清和殿阁开,园中景物足徘徊。翩翾紫燕衔泥去,睍睕黄莺过水来。

    槐影初圆当永昼,桐阴渐引上层台。更怜芍药临风好,香袭书帏锦作堆。

    《花间小饮》

    长夏初临芍药开,熏风拂席送香来。仙姿绰约翻红袖,月影婆娑照绿杯。

    《晓晴》

    晓起浮窗天色明,苔痕滋碧露光莹。绕阶几树看花发,对岸一声听鸟鸣。

    波刺游鱼翻浪急,低徊舞蝶傍帘轻。春云漠漠寒偏峭,默乞天公十日晴。

    《早行》

    早行晴野树如烟,日出东山映绣鞯。寂寂荒村临水际,翩翩飞鸟向云边。

    空蒙朝露侵衣润,艳冶闲花入目妍。扈从銮舆承色笑,欣随貂尾快扬鞭。

    《赐观金莲花》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端,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友人书屋》

    羡君潇洒致如仙,心远何妨地更偏。两洗览光青入牖,风摇竹影绿当筵。

    《热河园中避暑》

    别业遥连上苑边,承恩避暑兴怡然。兰舟晓泛清波里,荷盖擎珠颗颗圆。

    《夏日泛舟》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园中即景》

    林亭幽静晚风凉,水气侵衣荇藻香。好景片时期莫负,开窗披卷意徜徉。

    《晚泛》

    画桡闲泛暮霞明,风细波微暑期轻。更转碧山寻胜迹,恰逢双鹤似相迎。

    《观雨》

    密雨如膏洒碧丝,稻花漠漠绕长陂。虚斋睡起推窗看,私喜甘霖正及时。

    《前廊》

    曲廊斜转接修篁,坐倚层岩意兴长。细草敷荣侵塌绿,野花争艳袭衣香。

    碧梧枝上听蝉躁,翠柳堤边看鹤翔。此际闲身无一事,怡然啸咏自徜徉。

    《恭侍奉乾清宫》

    殿阁参差际碧天,玉阶秋草静芊绵。云开北阙祥光满,雨过西山霁色鲜。

    宝座金炉香蔼蔼,彤墀仙掌露涓涓。承欢频荷温颜接,凛惕趋跄绣扆前。

    《中元侍从》

    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期收。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灯光交辉看似昼,圣请怡豫太平秋。

    《山翁》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涛面面风。三乐启期何所事,朝阳睡到夕阳红。

    《渔翁》

    渔翁独钓寒江雪,春雨秋风总是闲。满眼儿孙长绕膝,卖鱼沽酒醉苍颜。

    《登望海楼》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浮云霞。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卷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咏玉泉山竹》

    御园修竹传名久,嫩筱抽梢早出墙。雨涤微尘新浥翠,风穿密叶澹闻香。

    低侵幽涧波添绿,静幂虚窗影送凉。更羡坚贞能耐雪,长竿节节挺琳琅。

    《秋夜》

    新秋秋月照虚檐,寂历山扉夜不关。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

    《晚晴》

    雨余林隙漏斜曛,石砌幽花似茜裙。爽气渐来残暑退,移床岩畔看秋云。

    《临流》

    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花下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咏自鸣钟》

    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

    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

    《夜坐》

    独坐幽园里,帘开竹影斜。稀闻更转漏,但听野鸣蛙。

    活活泉流玉,溶溶月照沙。悠然怡静境,把卷待烹茶。

    《春暮登楼》

    坐惜芳华晚,登楼独举觞。眼看春色暮,行踏落花香。

    藻密鱼堪隐,林深鸟容藏。凭栏无限思,新月逗清光。

    《暮春》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流光将入夏,更有牡丹开。

    《宫中直宿作》

    宝殿烛辉煌,承恩宿未央。御炉香不烬,宫漏滴初长。

    阶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太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

    《夏日读书》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江边读书》

    湍响听泷泷,帘开对大江。园幽人迹少,把卷倚南窗。

    《晚登海河楼》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欣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题友人园》

    峁堂气象幽,墙角绕清流。雨霁西山近,风来北牖秋。

    疏檐看皓月,轻舫逐浮鸥。即景陈杯斝,心期好自由。

    《雨窗》

    茅檐飞细雨,爽气乍侵人。移塌临窗坐,诗怀自觉新。

    《月下闲步》

    闲行曲岸边,西岭暮苍然。草蔓迷幽径,桥危咽细泉。

    溪风吹缓带,夜色逼吟肩。徙倚看林杪,云间月影迁。

    《书斋秋暝》

    幽斋新雨后,爽气泛池荷。碧落疏星淡,晴窗皓月多。

    隔花闻漏滴,倚枕和渔歌。更爱流萤好,悠扬拂槛过。

    《运河舟中》

    扈跸承文舸,晨光漾桂舟。远村烟淡淡,野老意悠悠。

    抛粒游鱼聚,依萍乳鸭浮。水天同一色,疑是泛瀛洲。

    《自鸣钟》

    八万里疏域,恩威悉感通。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应律符天建,闻声得日中。莲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听禅》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大火方流序,微谅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题范蠡载归图》

    独有艰危时,方见子臣职。吴越争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谏,只为红颜惑。所以范大夫,留之恐倾国。

    功成载归湖,斯意无人识。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答友》

    笔健如锥世共称,开缄但觉雾云兴。深藏未许悬斋壁,直恐龙蛇带雨腾。

    《题刘松年画》

    潇洒松年画,丰神迥不群。松杉相间秀,风水自成文。

    柔橹轻随浪,苍山半入云。超然三岛境,何处得尘氛?

    《扈跸途中观获》

    秋爽猎边城,天高气象清。登场占物候,观获畅皇情。

    岩谷萦车骑,云霞拂旌旗。豫游叨扈从,薄劣愧恩宠。

    《塞外中秋》

    驻跸边庭夜,中秋一镜圆。遥从沧海畔,飞落碧峰颠。

    溢彩浮尧斝,流辉拂舜宴。坐深光愈迥,景物倍清妍。

    《大猎》

    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旗。

    《塞外秋兴二首》

    路出关山外,秋空日渐高。清霜凝晓旆,寒色透征袍。

    风劲飞鹰捷,川长猎骑豪。皇威扬四远,边徼戢弓刀。

    其二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雍正为母亲德妃乌雅氏写哀述诗

    母后周年述哀一首(有序)

    母后升遐,倏经周岁。痛色笑之难追,想音容而切慕。潸然泪下,赋此哀辞为念。

    慈恩重,难禁涕泪悬。尊荣心莫罄,恍惚岁云迁。

    物候常如此,音容独渺焉。寝门空在望,一望一凄然!

    母后二周讳辰

    自隔慈颜杳,重临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养已无时。

    恩念劬劳重,心惊岁月驰。朝来益为怆,抚序泪空垂。

    母后三周讳辰

    鞠我恩深重,违颜梦渺茫。三年成逝水,百感对流光。

    黯黯慈云在,迢迢仙路长。朝来又临讳,含怆仰空苍。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卷之二十八·诗·四宜堂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集一

    个人性格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

    勤政刻苦

    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

    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错,雍正赐食。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怎么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雍正初年,发现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

    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兄弟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

    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

    朴素、严肃

    《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迷信祥瑞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雍正初年年羹尧亦因“祥瑞”而满门抄斩。

    雍正朝年表大事记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

    实行摊丁入亩开始除贱为良八月,罗卜藏丹津起义重用田文镜,鄂尔泰,李卫密建皇储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

    开始耗羡归公制度镇压罗卜藏丹津起义颁发圣谕广训授农顶戴设八旗井田雍正帝禁矿

    雍正三年(1725年乙巳)

    安辑棚民京畿营田十二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

    雍正四年(1726年丙午)

    年羹尧赐自尽将允禩集团一网打尽,同年九月,允禩死于狱中整肃吏治清亏空

    开始改土归流政策推行保甲制推行耕田法设观风整俗使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

    五月幽禁隆科多清俄订布连斯奇条约推行宗族制设驻藏大臣

    雍正六年(1728年戊申)

    隆科多死去清俄签订恰克图条约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

    设军机房建立“廷寄”制度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

    怡亲王允祥病故,雍正帝恢复其名为“胤祥”

    雍正九年(1731年辛亥)

    设宣谕化导使

    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

    将军机房改名办理军机处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

    颁发《朱批谕旨》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甲寅)

    古州苗变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

    雍正帝暴死,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弘历即皇帝位(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八十九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雍正朝名臣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命王领户部,管理三库事。胤祥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七年(1728),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反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并将其名字改回胤祥,这是满清一代臣子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1]

    鄂尔泰(1677年—1745年)

    清满洲厢蓝旗人,西林觉罗

雍正-->>(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