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玉,真恨不得“啃一口”,但叫你一听:那活梗是非洲的老人跳高──赫(黑)老子一跳,压根儿不是那回事。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大多农民(出身)的观众,日里白汗累成黑汗,夜来冒得哪里玩得,跑到戏园子只想“散散心”──喝点“鲜汤”。哪晓得遇到您郎嘎唱的似三煮三熬、水煮盐拌的萝卜白菜寡水清汤,啪淡!冒得一丁点“那个味”。您郎嘎叫他是说么事好?退票吧,盘古开天地还冒做过,也说不出口;不退票吧,活梗冒过倒瘾,划不来,心里毛焦火辣。他掏血汗钱买票图么事?不就是图点艺术享受吗,好!结果找来难受、找来洋罪受。真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别的不谈,单说剧中的那段“上写着”的悲迓腔,你冒得关啸彬的“那个味”,叫他心里不舒坦,你便属不受欢迎的人。甚至于有演员就被被观众“轰”过的,只要“轰”一回,轻则,几年难翻身;重则,叫你一辈子戏饭吃完。据观众爆料:那段悲迓腔,假如你不会哼上两句,就大有人怀疑你是湖北或武汉人了,更有甚者,有几多年轻漂亮的小伙子百事都好,就是不会哼几句,被丈母娘骂为“苕”,赶出门外。有的硬是打光棍,当了一辈子和尚。好,闲话少叙,书归正传。为方便关怀、热爱楚剧的粉丝们学唱,现将此剧故事简介告之: 《百日缘》乃楚剧戏曲传统经典剧目。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天仙配》、《槐荫树》。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其孝行感天动地。玉帝的第七公主──七仙女深为爱慕,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订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生离死别,悲痛欲绝。此剧经典唱词转载如下: 上写着拜上了董郎夫晓, 拜上了董郎夫你莫要心焦。 我和你百日夫妻已满了, 张七女有身孕夫要记牢。 等只等春暖花开送子来到, 夫妻们要相逢二度鹊桥。 赠郎白扇无价宝, 见此扇你如见妻不差分毫。 我本当往下写血已干了,(转仙腔散板) 又听得南天门鼓乐笙箫。 午时不到误了卯, 斩仙台上命难饶。 难舍董郎上御道(哭头) …… 二、 巧珍还深深记得《百日缘》演出那天,她扮的张七女早早作好了准备,主教老师王明芝特地为她精心化好妆,并笑着说她蛮像个小仙女。叫她莫慌,只当在排演场的,好好演。可她的心越发砰砰跳,好不紧张。但一上台后,慢慢进入角色之中便什么也不怕了。相反,一种鱼儿畅游水中,鸟儿高飞天空之感悄然在心头涌动、流淌、奔腾。尤其是戏演到与心爱的人董永做了百日夫妻后,马上要生离死别时,她抑制不住内心悲痛欲绝地唱起了悲迓腔,她似
“七仙女”的顺口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