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5 第一百零五章潜龙勿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乐山十分不满的看了这群人一眼,小声嘀咕道:“公子,咱们走吧,别听他们瞎说。”

    萧舜钦款款迈动脚步,那萧索落寞的身影渐渐融入了如潮的人流中,他脸上的阴影深深地隐藏在夜色之中。也许,有那么一天,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些市井百姓的口中,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会和那些人共同拥有一个称号:男宠。这个念头让他万念俱灰。

    乐山为了安慰自家公子,勉强笑着说道:“公子您看,这陈国的变化真大,六年前我们初来时,这条街一到夜晚便静悄悄得没个人影,再看看如何这繁华气象。可媲美当年的大梁了。”

    萧舜钦牵牵嘴角,脸上逸出一缕苦笑,陈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这个人又何尝不是!一想起她,萧舜钦的心便不由自主的一阵揪疼。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再进宫。自从那次探视归来,陈梓坤非仿佛将他彻底遗忘了一般。连对吴国用兵这样的大事也不曾让他参于。

    ……

    转瞬间,建元三十二年的春天来临了。大地苏醒,河冰化开,浩荡的春风吹绿了陈国的山川原野。沉寂了一冬的国人又开始沸腾起来。春日大朝会上,陈王连发诏令,前三道全是关于兴修水利的诏令。

    由谢善兼任河渠令,并广招天下水工能才,征发几十万民壮前去魏地修筑河堤,开凿沟渠。

    陈国庙堂的种种动向全部传到了晋国。晋王同朝臣们商议之后,最后断然决定:“今年先不修河渠。”他们的理由如下:兴修河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聚集几十万民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暴乱。更何况,大河也不是每年都有水患问题。有时一连几年甚至十数年都是风调雨顺。晋王的决定很快便传到了陈国朝臣的耳中。这些大臣不禁犹疑起来,朝会上,苏放忧心忡忡的提出问题:“君上,晋国如此做为也不无道理,治水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短时间内未必见效。一旦事情有变,晋国趁火打劫,陈国又当如何?”

    陈梓坤微微一笑,如金石一般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苏卿所言极当,但,本王之意却是:若要富国必须先富根基,陈国先前为国土贫瘠狭窄所限,一直不能大出天下。如今得了中原膏腴之地,解了陈国之忧。但中原之地向来河患迭生,非涝即旱。若要旧魏之地彻底化入陈国,必须要疏解大河之患,开凿河渠。此次要虽然要耗费国力民力,但陈国尚能支撑。至于怕引起民乱,本王以为只要举措适当,还是可以避免的。”

    苏放忧容仍在,拱手再问:“晋国之事,我王如何处置?”

    陈梓坤神色飞扬自信,一字一句地说道:“本王不轻言战事,但也不惧兵戈。他要战,本王随时奉陪。”

    大殿上一阵岑寂之后,突然爆发出一声山呼:“我王英明。臣无异议!”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十章左右就完结了。卡得要死,筒子们表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